16朕的大明江山,千秋永固(第1/3頁)
章節報錯
【老朱讓我進宮住,說的理由是批閱奏章他覺得累,特麼的勞資幹這活就不會累了嗎?】
【冷靜!冷靜!關鍵在於批閱奏章,老朱不想幹,我也不想幹,那就找別人幹啊!】
【歷史上,老朱的子孫們是咋解決這問題的?設立內閣,培養司禮監秉筆大太監。】
【嗯……太監誤國,司禮監就算了。內閣可以有。】
朱權眼前一亮,就有種絕處逢生的驚喜感。
而老朱聽見他這些心聲,本能就很皺眉。
朕累了,不想幹了,傳位於你,這不天經地義嗎?
你嫌累,想找別人幹,就不怕別人把咱老朱家的江山搶走嗎?
這是個不正之風,得掐死在萌芽中。
本著“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殃”的處世哲學,朱元璋和朱權同時開口。
“父皇,兒臣有一建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權兒啊……要學著親力親為,什麼事都假人他手,你會失去許多東西。”
同時出口的這對父子,瞪著眼望向對方,兩人又幾乎同時回應對方的話。
“不知道當講不當講,那就不要講。”
“父皇此言差矣!兒臣只有把一些無關緊要的事兒交給其他人,才有精力做更重要的事。”
聽到對方的回話,父子倆都氣得牙疼。
朱權是覺得:你老朱是不是太不尊重人了?咋連講話還給我拒絕了?
朱元璋是覺得:你小子能有啥更重要的事兒?不就是吃吃吃嗎?
兩人略一停頓,又幾乎同時開口。
“父皇,兒臣要講的話十分重要,可使我大明江山長久穩固。”
“除了衣食住行,全是需要你親力親為的事情,懂了嗎權兒?”
一個聲音亢進,一個聲音威嚴,父子倆就那樣一坐一站,大眼瞪小眼。
一旁,站著的道衍和尚,以及癱在地上的黃子澄,兩人都看呆了。
這父子倆太有默契了吧?
下一刻,朱元璋和朱權又幾乎分秒不差的張嘴反駁。
“朕的大明江山,千秋永固,無需你大動干戈,沿著既定方針走下去即可千秋萬代。”
“兒臣不這樣認為。兒臣覺得文武百官不是擺設,要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老子剛愎自用,兒子寸步不讓,父子倆宛如一對鬥雞,死死盯著對方。
好像到了中場休息的時間,兩人都暫時啞火。
實際上,他們的腦子一直在轉。
老朱是在想:主觀能動性是啥?
至於朱權:
【這老朱太自信了點吧?誰告訴你的大明江山就能千秋永固了?誰給你的自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