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明,皇位不是我的,躺平睡好(第1/3頁)
章節報錯
洪武二十五年。
暮色漸黑。
朱元璋丟開筆,站起來捶捶後腰。
“真是老了!”
“以前奏章再多三倍,朕也能輕鬆批完;現在……”
朱元璋搖著頭,身後太監為他披上大氅。
太監安慰說:“陛下龍體康健。”
“以前國家初定,百廢待興,大家夥兒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
“現在四海昇平,亂七八糟的人都冒出來了,事兒又多又雜,陛下費心了。”
朱元璋聽了頻頻點頭:“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啊!”
打敗陳友諒、張士誠,擊垮北元,多次派兵掃蕩蒙古。
軍事上的事對朱元璋來說能算事嗎?
可治理天下,不能全靠刀槍。
丈量土地,發展農桑,重視教育,搞好外交……
哪一項容易?
最讓朱元璋頭疼的是滿朝文武。
自從他幹掉胡惟庸,廢除了丞相制度,搞了幾次牽連甚大的案件,這些官員都變油滑了。
“算了,不想了。今天該去哪位妃子那了?”
朱元璋伸個懶腰,扭頭問貼身太監。
太監裝樣子翻閱記錄說:“應該去楊妃娘娘宮裡了。”
“楊妃啊……好好,正好去看看權兒。”
朱元璋欣慰笑說:“朱權那小子,是個有勇有謀的,朕要派他去駐守邊疆,封他寧王。”
“陛下慧眼識人,寧王殿下定可使蒙古人望風而逃。”
太監拍馬屁,朱元璋得意一笑。
他最得意的,就是對兒子們的安排。
別的朝代,為了皇位,爭的你死我活。
像什麼玄武門事變,李世民殺兄噬弟,人間悲劇啊!
瞧我朱元璋。
培養的太子朱標,仁孝義悌,兄弟信服,百官心折。
外有兄弟守衛邊疆,內有百官治理天下。
“朕的大明,後繼有人啊!”朱元璋越想越開心,哼起了小調。
太監也不打擾,催促隊伍快快前進。
………………
“權兒,快別睡了。”
“你父皇一會兒就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