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過江龍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石紅雲對曹林德的這個前隊友繼續說道:“手術可以做,而且症狀也會明顯減輕甚至消失,可如果你的體重仍舊不能減輕的話,估計半年時間症狀繼續會出現並且會加重。”
“要是不做呢?”
“手術不做,體重不減輕,只會越來越重,因為這個關節已經不堪重負了。”
“那我是應該先減肥呢,還是先做手術。”
“先做手術,可以下地後,一定要把體重減下去。”石紅雲看著手裡的MRI說道。
大道至簡,唯有專注,系統如同成癮一般的讓石紅雲痴迷。從最初的迷茫、到擔心繫統隨時會消失,到掌握了一點骨料知識,然後點開普外,石紅雲的醫療技術飛速的成長,心態也不斷的變化。
現在的石紅雲越來越專注學醫療的提升,已經沒有以前那種焦慮了,老婆也娶過了,房子有了,車子也有了,生活穩定了。不用再憂愁生活,不用再憂愁每天的生活費。
可能從小就生活平常的石紅雲,對物質需求不是很重視,現在的生活已經讓石紅雲滿足了,剩下就是對自己曾經夢想的追求了。
系統雖然打不開新的科目,石紅雲就不得的在系統中鍛鍊磨鍊,對於醫療技術和水平,最好的辦法就是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去練習。日復一日,點滴匯聚,樹苗總會成為參天大樹。學習本來就不錯的童鈺也在加油的複習,驕傲的女人。
要知道,在黃土高坡上學的時候,童鈺門門功課都在石紅雲之上的,只不過,童鈺命苦,沒有能繼續上學而選擇了照顧家裡,這個家裡也包括石紅雲的家裡。
首發網址http://et
人類從四肢爬行進化到站立行走,踝關節其實也就是一個放大版的腕關節,先不說複雜的神經,就單指踝關節的骨塊構成都非常的複雜。
曹林德的前隊友決定還是做手術,踝關節的慢性疼痛太折磨人了。這種手術也是私立醫院最愛的一種手術,首先它耗材少,術前術後它需要的藥物也少,除了醫生的勞動,剩下幾乎都是純利潤。所以這也代表了公立醫院無人趣研究無人去幹的原因。
踝關節的腔隙大小了,一般要開好幾個手術視窗才能看清楚損傷。而且操作空間太狹窄了,這個手術的第一併發症就是器械折斷!可想而知這個手術的困難程度。
這些前職業運動員,相對一般人群,他們接觸的人群還是比較寬廣的,越有名氣的運動員接觸面越寬廣。曹林德的這個隊友,做手術前就對陶經藝的醫院做了一番特別詳細的瞭解,一打聽才知道了陶經藝的身份,所以特別安心的準備手術。
人就是這樣,不停的鄙視著各種二代,也不由自主的跟隨著二代的!如果是個普通商人,他絕對不會這麼快的下決心做手術,這不是開玩笑的事情。這也算是陶經藝的優勢把!
家屬談話、簽字,術前檢查,已經不需要石紅雲去操心了,醫院外科系統已經算是健全了,好幾個醫生,這些人不僅是陶經藝的外科醫生,也是石紅雲的班底。
對這些醫生,每一個石紅雲都瞭解,都打過交道,從人品秉性到業務水平,都是很瞭解的。目前關節鏡這一塊,禿子蔣霄想深入的學習,所以關節鏡手術的病人都歸蔣霄管床了
。
“這個手術一定要小心,因為空間小,容易損傷關節的軟骨關節面,所以一定要對這裡的組織結構要清楚。”石紅雲一邊準備手術一邊給蔣霄講解。
蔣霄的天賦一般,可貴在踏實努力,曾經在具醫院的時候,蔣霄為了練好打結,直接在宿舍鋼管床頭上打滿了黑色絲線,一個晚上打了不下五盒絲線,天賦不夠努力湊,醫學就是這樣!
手術開始,這種麻醉是硬膜外麻醉,綁好腿部的止血氣囊,石紅雲開始手術,如果按照平時的習慣,石紅雲做手術的時候很少說話,沒有必要儘量不會說話。
一個是為了無箘操作,一個是性格使然,可現在不得了,不說都不得,因為石紅雲現在要帶蔣霄,所以要一邊做一邊給蔣霄解說。
“這種手術一般都是選擇的前外側入路,在踝關節線外端,腓骨第三肌和神趾長肌的外側緣,一定要注意到這裡是腓淺神經的終末支透過。”石紅雲說著話,就已經把鏡子進入了關節的腔隙。
雖然蔣霄術前預習了好幾遍的課本,可當石紅雲開始講解的時候,蔣霄還是懵了,課本上的講解很基礎很簡單,想跟的上石紅雲的節奏,他還要下來找更加專業的書籍去複習去練習!
在踝關節鏡下手術,為了方便手術需要,一般會用關節牽開器,石紅雲在鏡下慢慢的清創、滑膜切除、把一些骨刺也順帶著清除掉,這種陳舊傷的難點就是在於恢復很難。想要徹底的清除病痛就要對關節內部進行相應的調整。
關節鏡的手術很難,因為它不宏觀,對組織結構一定要熟悉在熟悉,空間就那麼一點,鏡頭進去以後,你就要知道,這個地方是哪個組織,哪個區域,前後左右、上上下下都是什麼組織,一定要清晰。而且還要知道怎樣去調整才是最好最合理。
更高階一點就是結合患者平時的走姿,用力特點去個性化的區別治療,這也是目前華國所欠缺的,病人基數太大了,華國的醫生們在基礎手術領域已經可以說是很厲害了,可是想在進一步就很難很難了。
曾經有個笑話,加拿大的一個博士,來華國交流,一個普通的本科往院醫生做膽囊都比他溜。可十年以後,再來做對比,華國的住院醫可能還在做著膽囊,而人家說不定已經開始研究肝臟移稙了!
這就是差距,醫療體制的差距,醫生在外文中的意思中本來就是一個博學的意思,而因為人口的因素,這些醫生只不過是個技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