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拆遷戶(第1/3頁)
章節報錯
“阿亮!好嗎?”哥哥拉著阿亮坐騎的韁繩,不停的詢問著。
“好!”阿亮有氣無力的說道。難受,他渾身難受!
緊趕慢趕,第三天終於到了一個鄉鎮,雖然人少,也就幾百人的鄉鎮,這是一個牧民家屬過冬的定居點,政府專門在這裡建立了一個鄉。衛生院也是具備的。
“四十度!”
醫生一看,趕忙的退燒降溫,可效果不明顯。
“趕緊,送往縣醫院!”
到了鄉鎮就好了,有車有藥,雖然還沒診斷出來是什麼病,可醫生已經對症開始處理了。
縣醫院,春節沒幾個醫生。急診科的無證醫生一看,直接說道:“趕緊去市醫院,這個太嚴重了!”
現代化的便利,二十四小時的超市、飯店,夜晚永遠明亮的路燈,無不體現著一個現代化國家的各種優越。
就是農村,大量鋪裝道路的建設,讓以前睛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成為了過去。高速路四通八達,縣市之間上百公里,120飛速的飈馳著!
首發網址http://et
高速路限速,可對於這種特殊車輛是不在限制範圍的,國家補貼給縣鄉醫院的救護車,裝置齊全、質量過關!有些大型的救護車直接可以提供一個移動的平臺,是可以做一些急診手術的。
四十來分鐘直接就進入了市醫院,這速度!
結果讓三個馬背上的漢子暈車了!山一樣強壯的漢子,吐了!白花花的牛奶吐了一車,融合半發酵的氣味,加上車內的暖氣這麼一燻騰,急診護士的鼻子都快扭歪了!
春節,華國大地如同忽然進入了慢車道的列車,奔跑的節奏忽然緩慢了起來,超市關門,飯店打烊,政府封印,各家各戶都沉浸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氣氛裡。
初三,石紅雲值班,二十四小時。不過這幾天值班是有加班費的!而且是雙倍的加班費,三倍?說說而已,你還當真了!
平時的醫院,人來人往。這個時候,病人特別的稀少,醫生們都去輪換休息了。門診停了,常規手術停了,不過急診可黃色的燈光水遠的閃亮著。
急診科門前一個平臺,專門有救護車送病號的一個特質的裝置。
剝耳的嗚嗚聲,由遠及近的傳來,急診科的醫生、護士們正在吃年飯,聽到這個響聲,如同就是集合號一般,同時已經放下了筷子,戴好帽子、口罩去迎接到來的病患。
其他行業不清楚,可這個醫療行業,一個院長、一個科室主任,非常的重要。是,國家大力的在支援發展,可如果帶頭人的理念出現問題,那麼錢是一分不少的花了,可效果就不好說了。
一個醫院一個科室離不開科室人員的共同奮鬥,可路子如果選錯了,那麼就算不是白費力氣,也是路途遙遠。
大型醫院的急診科,直接就是一個診療一體的治療中心,一些急診手術,直接就在急診科裡面處理了。在一個厲害的科室主任的帶領下,直接就能把創傷外科、普通外科的一些手術壟斷掉。
可市醫院的急診科主任,兒科出身,當年就因為這個急診可沒人幹,她又競爭不上兒科的主任,兒科又是一個小全科,所以就安排到了急診科,地縣的兒科偏內科,很少有專業的兒科的外科醫生。
這就是老式醫生的弊端,沒有全面發展過,雖然在急診,可思路仍舊沒有脫離兒科。國家大力的支援急診發展,可市醫院的急診科,手術還是沒有開展,能進行最大的外科手術就是縫合,如果傷口太大或者太深,直接就送到了血管科室去了,發揮急診的效率不高。
唯一比較有特色的診療就是洗胃,九零年以前喝過農藥以後,再不用送醫院了,沒用!因為當時的農藥都是烈性農藥,比如大家熟悉的敵敵畏,喝一口直接就是三步倒!都來不及搶救。
這幾年,農藥的控制,還稍微好一點的。說實話,現在的這種農藥喝下去,不死不活的特別難受,拉進醫院,就是洗胃。
如果是弱酸性或者不和鹼發生反應的農藥,非常的痛苦。肥皂水!醫院用的肥皂水不是什麼高大上,就是一般人家洗衣服的那種肥皂,溶解後,直接灌入胃部,大量的灌入,然後再引吐催吐,強烈的引吐,膽囊都能給你吐出來。
洗胃灌腸,一套下來,如同上刑一般的難受。
不過好處也是有,喝農藥的一般都是家庭婦女,如果被搶救過一次後,再也不會去喝農藥了,這個洗胃一次,可以說讓你這輩子都不想再見到肥皂!
阿亮送入了急診科,急診檢查血常規未見明顯異常,因為在縣醫院已經經過治療了,疾病特別是腹部疾病,非常的相似,如果實驗室檢查沒有典型的試驗陽性,真的不好判斷。
一個疾病,一個少見而不典型的疾病,說醫生一眼看過去就能診斷,要麼是這個醫生最近接診過相似的病人,要麼就是他自己得過!最少的情況是,這個醫生真的厲害。一般的醫生對疾病的診療,是需要一定時間的。
靠症狀,很多疾病症狀相似的,實驗室檢查,比如目前的發燒,在家自己吃抗生素,在下級醫院給輸抗生素,直接就把疾病的病程給干擾了,如過沒有臨床經驗,就算是博士後照著課本,也根本無法診斷明確。
阿亮現在就是這種情況!急診有大招,實驗室檢查不典型,直接放大招,反正也不知道是那個科室的疾病,直接會診。
春節放假,科室裡面的大佬是不值班的,除非是科室太小,人員輪轉不過來。
急診科呼叫會診,來的都是年輕醫生!而且春節三天,一般科室值班都不是老醫生,誰讓你年輕沒資歷呢,熬著吧。
呼吸科、普外科看了半天都說不上什麼病,體檢發現身上有點斑疹,發燒溫度都四十度了,可脈搏、血壓都是正常的。
這就讓幾個年輕醫生難為了,這是什麼病呢?一時半會的其他檢查也出不來。
怎麼辦?簡單,擴大會診範圍!
反正是春節,閒著也是閒著,我們忙成這樣,你們其他科室的醫生也不能閒著,來吧,一起來討論吧!沒有大佬的時間內,醫院青年一代匯聚在急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