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逸和隊友只看到了獎牌和獎金,卻不知道這次全國錦標賽還有更大的意義。

透過成功舉辦這次比賽,中國冰雪中心開始與國際雪聯對接,將國內賽事納入FIS積分系列賽範疇,這樣國內運動員就有了更大的機會走向世界舞臺。

相應的,唐槐也在國際雪聯為李長逸、張志旺、烏力罕、範清婉、武纓、方瑞軒和李萍萍等人做了註冊,為將他們推向國際賽場做準備。

李長逸連奪兩個全國冠軍,廣州體校那邊也很有榮光,校長陳立心特地聯絡家鄉媒體遠端採訪李長逸,還打算給他家裡送喜報。

這一說起家庭身世,李長逸神色黯然,推說自己是孤兒,自幼被師父梁國輝收養長大,如今師父人在德國,廣州已經沒有什麼親人了。

說這話的時候,他倔強地瞪著眼,努力不讓眼淚流出來。其實他手機裡存著媽媽的電話,只是那個女人已經重組家庭,親口說過不想再被打擾……

不知道為什麼,一想起這個女人,他腦海中就忍不住浮現出賣豬腳飯的陳阿姨,吃了她家這麼多年的飯,或許潛意識裡已經把她替換成了母親形象吧。

“校長,我改主意了,您剛才不是說要送喜報嗎?幫我送到石牌村吧,送到一家名叫隆江金牌豬腳飯的快餐檔口,順便幫我告訴老闆娘,師父留下的塊匾我一定會回去拿的。”

李長逸只是單純地想給陳阿姨報個喜,可沒想到陳校長特別會來事兒,特地請了當地的舞獅隊,帶著放大尺寸的李長逸領金牌的照片,敲鑼打鼓走進石牌村,大張旗鼓地宣傳石牌出了個滑雪冠軍。

當初武館周邊的街坊,得知此事後都在交口稱讚。

他們盡說些“這孩子打小就聰明”之類的話,卻全都忘了那個雨天,他們是如何爭先恐後圍著李長逸收賬,連吃頓飽飯的錢都沒給留。

在隆江金牌豬腳飯的檔口,陳立心找到了老闆娘說明來意。

陳姨很驚喜,馬上就把詠春牌匾找了出來,用舊報紙和保鮮膜包裹得嚴嚴實實,顯然保管得非常用心。

陳姨講了講她和李長逸的淵源,後來牌匾照片和“一飯之恩”的故事,被記者發表在了報紙上。

有那麼一兩個月,石牌村的老街坊們總會聊起李長逸,講一講這孩子小時候調皮搗蛋、被師父暴打的往事。

他們不懂滑雪,也不知道全國冠軍的分量輕重,但他們知道,這個後生仔正在做為國爭光的事情,說不定以後越來越有出息。

隆江金牌豬腳飯的生意也紅火了一陣子,經常有人提起報紙的報道,贊她人好心善,如今店鋪名字上的“金牌”二字,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在黑龍江那邊,李長逸也把自己領獎照片、新聞報道發給德國的梁國輝,告訴他老人家的心血沒白費,昂貴的滑雪板沒有白買。

梁國輝明明很開心,但依舊錶現出無所謂的樣子,動不動就“不聊了,約了人打麻將。”

慕尼黑一別之後,老頭再沒主動開口要過錢,因為李長逸每個月都主動打錢過去,恭恭敬敬贍養師父,再無半點怨言。

李長逸也沒有忘記感謝曲長歌,打電話彙報成績,告訴他那天下午一杯茶的點撥有多重要,順便也誇一下唐教練多專業和敬業。

看得出,此時的李長逸是真心感謝和感激唐槐。

但是從不按常理出牌的唐教練,卻在算計著怎麼殺一殺李長逸的銳氣,給他補上一堂挫折教育課。

別看李長逸在國內已經“獨孤求敗”,那是因為國內運動員整體水平太差,真正上了國際賽場,他離拿獎牌還差得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