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槐看著監控裡的皮特,仍然感覺不可思議:“難以想象,這人居然連自己兒子也出賣?高熵要是拿到好成績,他的收益不是更大嗎?”

顧千瞳若有所思:“可能他始終不相信我們能培養好高熵吧。或者,也許他覺得如果北京冬奧會中國隊慘敗,高熵就會聽他的話跑去美國呢。”

她只猜對了一半,還有一半原因是班克斯承諾過,只要他提供影片,那麼美國隊在比賽中不針對高熵。

有了皮特提供的情報,歐美運動員的訓練就很有針對性,他們總結索爾登那場比賽的失敗原因,已經有了從技術上堂堂正正打敗中國人的辦法。

兩天的賽道公開訓練日,唐槐和李長逸等人每天晚上都會往監控室跑,他在研究西方運動員的訓練情報。

雖然有些關鍵的戰術和技巧人家都藏著,可是從對方的姿態、動作細節還是可以發現一些蛛絲馬跡,總之這麼多年來第一次享受主場優勢,不看白不看,看就比不看強。

監控中有一個俯瞰視角,能夠很好地對賽道做全景觀察,雲頂的賽道特點是特別長,足足有1.2公里,比加拿大大白山滑雪場長了160米,比西班牙內華達山的賽道長了270米。

前面四分之一賽程是條佈滿雪壩、波浪包和小跳臺的直道。

本來這種場地很適合烏力罕、範清婉那種飛躍式滑法的,前段時間國際雪聯修改雪壩的規格標準,特別追加了雪壩寬度的最低限制,堵死了這條捷徑。

從這條直道上不斷加速,滑行兩百多米才迎來第一個彎,這是個相對比較急的右轉彎,唐槐數了一下,大約有十分之一的運動員會在這裡大幅降速,個別人還會摔倒。

中國選手對這裡的適應性普遍較好,料想不會出問題。

出彎後再經歷兩個跳臺和一組波浪包,迎來第二、第三連續彎道,這個S形的彎道弧度都比較急,是展現彎道技術的絕佳場所,大機率會在這裡上演精彩的超越與反超越橋段。

第四個彎道同樣有些麻煩,它效仿了西班牙內華達山那個危險奇葩的彎道,在入彎的地方放了個跳臺。

運動員在這裡必須減速,否則再好的技術,也逃不過直接飛過護網跌出賽道的命運。

這個彎道是國際雪聯前段時間才安排改造出來的,理由是畢竟是一個世界矚目的高階比賽,必須有自己的特點和亮點,讓所有人記憶猶新。

唐槐這兩天讓大家適應賽道,主要難點就是這裡。

誰能夠真正找到入彎的最佳速度,掌握合理的落地轉彎技巧,將意味著奪冠的機率會大幅提升。

他觀察了歐美選手的滑行姿態和實時資料,基本上都一樣的中規中矩,但是並不排除有些人故意示弱,萬一他們開發出了獨特的過彎技巧,那一定是巨大的威脅。

最後一個彎道是本賽道最急的左轉彎,目測彎角接近90度,運動員會以很高的速度衝過來,突然出現在看臺觀眾的視線裡。

然後他們再過幾個平平無奇的波浪包,迅速衝過終點線,營造一個你爭我奪積極拼搶的畫面和氛圍。

總體來說,這個賽道設定對一些喜歡後半程發力的選手來說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