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加油,一起向未來 第203章 極限速度刺激覺醒(第1/2頁)
章節報錯
烏力罕笑了:“來啊,比一比就知道了。”
三個人去了普通雪道先找一找走刃刻滑的感覺,以求先恢復雪感。
奇薩瓦瑪蘭科滑雪場是在一個雪山峽谷之中,兩側高聳的山峰覆蓋著皚皚白雪,山坡上又長了稠密的針葉林,山風吹動樹枝搖曳,不時刮落一蓬蓬的雪霧,煞是好看。
這些樹林子把滑雪場隔成了不同的區域,當地人就順著山勢,按照雪道的坡度劃分出了綠色、藍色、紅色和黑色等路線。
這三位來自中國的年輕人挑了一條人少的黑標雪道,橫衝直闖恣意滑行。
雪道是經過雪貓機壓實了的,細密的麵條雪賞心悅目,讓人遠遠看去就忍不住想要縱情滑行。
只是很普通的雪坡,沒有跳臺、沒有波浪包,也沒有半壁彎道,但是烏力罕在前面一馬當先,故意給自己增加難度似的,專門找些雪坑、雪包,藉此做出豚跳、壓板等動作。
他在微微騰空的時候,腰身弓得很低,手臂總是一張一張的,彷彿飛鳥在呼扇翅膀,實際上卻實在努力壓低身體,讓自己儘量減少騰空時間。
別看這些動作難度都不大,實際上每一個動作他都練習了幾千上萬遍,形成了肌肉記憶,才能夠在每小時6080邁的速度中保持穩定姿態。
為尋求一個又一個障礙物,他必然要在空曠的雪道上大幅度地轉彎,刻滑出一個又一個S形的印記。
他做得很認真,就像之前在內蒙古牙克石基地裡自己一個人訓練時那樣沉浸其中,表現無比完美。
李長逸跟在他的身後,而高熵又跟在李長逸的身後,三個人的差距都很小。他們行進路線一致,做著差不多同樣的動作,連騰空的高度和姿態都一模一樣,若不是三個人的衣服顏色各有不同,肯定有人會一位這是一個人滑出了兩道殘影。
烏力罕能夠感受到李長逸就跟在身後,他知道自己速度還不夠快,便持續加速,努力甩開對方。
李長逸咧嘴一笑,模仿著對方的一舉一動,如同跗骨之蛆一樣難纏。不過他也感到訝異,因為身後的高熵始終都能跟得上。
要知道他可是養了八個月的傷,幾乎沒怎麼做過體能訓練啊。
可能是承受了太多的壓力,烏力罕的後半程減少了對障礙物的“主動碰瓷”,開始長時間地放直板。
長達幾公里的雪道,坡頂到坡底的落差幾乎200米,就這麼放直板下去,會產生持續的加速度,最後能夠滑行到每小時90公里的速度。
這個速度已經是極限,再快就剎不住了。
可是隻要李長逸還在追,烏力罕就絕不停,眼看著減速坡近在咫尺,李長逸趕緊喊了一聲:“夠啦!”
他和身後的高熵都是努力控制著滑雪板轉向,以連續的搓雪迴轉來消減速度。
高熵經驗老到,看到李長逸朝著左邊轉,他就朝右邊轉,避免減速過快造成追尾碰撞。
一個彎道減不掉,他們再換刃朝另一個方向去降速,兩個人各自刻畫著一個S,在中間相遇的時候,速度已經慢到可以順便擊掌歡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