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彎道李長逸捲土重來,然而相似的一幕再次出現,他的極限就是與黑默林並駕齊驅,搶不到突前的身位優勢就沒法擠到黃金路徑上去,終究沒法完成超越。

每次都只差一點點,每一次都不能成功,這個過程簡直太痛苦。幾次三番之後,李長逸心態崩了,自己會的人家全都會,並且玩得更精細,這還怎麼贏?

此時的他忽然想起了班克斯的話:“技術太粗糙,聽不進戰術安排”。

班克斯歸隊帶來的影片分析,曾經一幀一幀地指出了李長逸的諸多失誤、錯失的良機。

當時的李長逸只顧羞惱,根本就沒聽進去,現在才發現這老外說得沒錯啊,自己的技術還真是粗糙,根本無法撼動黑默林的地位。

已經來到了最後的衝刺直道了,完全沒有任何機會超越,李長逸只能無奈地接受了第二名的結果。

高手過招,拼的是細節,黑默林也是人,肯定也有極小的失誤,只是他沒有看到,也沒有把握到。

李長逸這樣想著,居然有些期待,想看看班克斯賽後的技術分析影片找出漏洞和機會。

比賽很精彩,前兩名爭奪的激烈,後面四個人雖然落後一大截,對銅牌的渴望也無比熱切。

最後透過高速攝像機才判斷出是普林略微勝出了幾厘米板頭,拿到了銅牌。

在減速破上,黑默林顯得很興奮,振臂揮拳拍打著胸口,展示出王者的姿態。

周圍一大圈奧地利人揮舞國旗和雙手,呈現歡樂的海洋。

李長逸滑到他身邊,友好地握手祝賀。

黑默林將他拉向自己,兩個人肩膀相碰,頗有一種惺惺相惜的神態。

後面普林也過來了,展開雙臂和二人抱在一起,絲毫沒有懊惱敵對情緒,顯示出了極好的競技體育精神。

頒獎臺前站了很多人,還有各種“長槍短炮”的鏡頭,李長逸謹記著廣告商的要求,戴上有明顯商業lo的帽子,亮出滑雪板的板底廣告,脖子上掛上手套,羅裡吧嗦地幹完這些才站在了領獎臺上。

黑默林和普林也一樣,大家都不能免俗。

班克斯、梁國輝站在一起,看著年輕的小夥子站在頒獎臺上,同時感慨唏噓:“這小子成長太快了。”

只不過梁國輝是欣慰驚喜,班克斯的情緒就很複雜了,喜悅中摻雜著憂慮。

李長逸的崛起,就意味著高熵的重要性在降低,也意味著高熵的商業價值在減小。一旦歸化運動員被貼上天才隕落的標籤,那麼廣告價值就會大幅縮水,直接影響到經紀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和皮特的收入。

不過話說回來,按照中國體育總局的相關規定,李長逸接了廣告代言,班克斯作為主教練也有一筆分成。目前這筆提成和上一站的比賽獎金都還沒有兌現到賬呢。

班克斯切換到商人頭腦,快速計算著自己可能拿到的廣告提成,如果比例還不錯的話,他可以重新考慮與李長逸的相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