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李長逸想要跳槽,武纓嚇得花容失色,趕緊按住他的胳膊:“李長逸你可不能走啊,你是我們的精神支柱,你走了我可怎麼辦啊?”

“我支柱個屁啊,我連比賽資格都沒有,我走了也不耽誤你參加智利錦標賽!”

李長逸說這話的手,多少帶了些嫉妒的味道。

武纓趕緊委屈地噘嘴:“都是教練安排的,我的心意你還不知道嗎,我恨不得把這個名額讓給你啊。”

“哼,誰稀罕你讓!”

李長逸很不講理地撂下這句話,掙脫手臂走了。

他鬧出來的動靜惹得周圍人注目,然後竊竊私語,打聽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長逸回到酒店房間,躺在床上怔怔出神,剛才武纓的出現,又動搖了他換專案的決心。

他想了一會兒,覺得這事應該再問問曲長歌,這位師兄在大事上總能給自己指明方向。

不過打電話之前,他又翻出那本有關博爾特事蹟的贈書。

書裡面博爾特也有過更換專案的選擇,因為討厭400米而“嘗試了一次”100 米,結果成就百米傳奇;書中的博爾特也被教練欺負過,17歲的他炒了著名教練的魷魚!

李長逸覺得自己現在就像是陷入困境的博爾特,必須得自救:“換個專案,和垃圾教練來一次了斷,或許才是真正的出路。”

他鼓起勇氣撥通了曲長歌的電話,把隊內的處境和今天自己表現出的技巧天賦講了出來,希望曲長歌能夠同意他的想法。

像往常一樣,電話裡的曲長歌聲音很溫和,耐心地聽李長逸講了五分鐘,他才表達了觀點:“師弟啊,你說的情況我已大致瞭解。本著人盡其才物盡其用的原則,我認同你調整專案的想法,我也可以替你向邵振東打招呼,幫你順利換項。不過在這之前,你可要想清楚一件事。 ”

“什麼?”

“人這一生,總要經歷幾次重要的選擇。做選擇之前,大家只會考慮利益,可選完之後又會捫心自問,這麼選到底有沒有違背本心,有沒有傷害什麼人。到頭來,幾乎都是後悔多於慶幸。我希望你再回去考慮一下,先別急著做選擇。”

李長逸在電話這邊重重點頭:“好,謝謝您的建議,我會慎重考慮的。”

這個電話讓李長逸激動的心情平復下來,試著冷靜思考因果得失。

而曲長歌卻也因為這個電話受到了啟發:“既然個別運動員在不同專案上都有出眾的天賦,我們是不是可以考慮一下‘兼項’?”

他把李長逸的案例與兼項的想法拿去會上討論,結果很快得到了其他領導班子成員的贊同,因為國外一直都是這樣做的,像剛剛歸化的明星運動員谷愛凌,就同時擁有自由式滑雪大跳臺、U型池和坡面障礙技巧三個專案的參賽資格。

過去,大家考慮跨界跨項選出來的運動員雪齡短,能練好一個專案就已經很不容易,應該沒有精力和能力兼項發展。

可經過一兩年的試驗,大家又發現有些專案的訓練技巧是相通的。優秀的運動員確實展現出“強者恆強”的能力,只限制他們參加一個專案,確實有些浪費機會了。

經過討論,他們決定搞個試點,對極個別天才運動員,可以考慮兼項發展,但是要求嚴格審批和限制人數,避免造成混亂,擾亂現有的穩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