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一般認為13這個數字不吉利,不過對於高熵來說,這個數字顯然是幸運的。

單板滑雪障礙追逐的比賽中,為了不讓最強的前4名選手在淘汰賽中相遇,分組是有固定規律的,四個小組按照下面的數字排列:

1、8、9、16、17、24為一組;

4、5、12、13、20、21為二組;

3、6、11、14、19、22為三組;

2、7、10、15、18、23為四組。

高熵的13號,分到的第二組是綜合實力最弱的一組,因此他在淘汰賽中憑藉個人實力突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進入半決賽之後,就可以確拿到一定的積分,已經比上一站分站賽進步許多,不過距離拿到分站賽前三名還有很大差距。

唐槐叮囑高熵,闖入半決賽就不用再藏拙了,直接使用後發制人的戰術,先拿到晉級大決賽的名額再說。

一般來說,運動員成績越好名氣越大,越珍惜名譽聲望,因而聯合起來壓制高熵的機率就小很多。

奧斯陸分站賽彷彿受到了上天眷顧,高熵在半決賽中也沒有遇到今年風頭正勁的黑默林、索馬利亞瓦、格隆丹等強手。而是和他曾經的澳大利亞同門師兄普林、西班牙新秀埃吉瓦爾和義大利名將維辛廷一組。

普林曾經是2011和2013兩屆世界盃冠軍,今年已經31歲,競技水平和身體狀態一般,高熵曾經多次與他對陣,贏多輸少,很熟悉他的比賽能力。

單純分析個人資料,高熵應該是這組最強,就算外國選手聯合阻擊,按照賽前準備來看,闖入前三晉級大決賽的機率仍然很大。

站在出發臺上,高熵認真做著準備活動,唐槐蹲在他身邊,幫他檢查雙腳固定器和滑雪板,用力拍打他的雙腿,調整肌肉的適度緊張感。

此時的唐槐彷彿回到了6年前,自己站在賽道上準備出發一樣緊張和激動。

他低著頭深呼吸平復心情,努力擠出一個笑容:“別緊張孩子,把他們的臉想象成李長逸、烏力罕、張志旺,你完全可以輕鬆贏下比賽!”

高熵張張嘴,似乎想說什麼,但是話到嘴邊就只有一個字:“好……”

他戴著頭盔和雪鏡,看不出現在是什麼表情,唐槐以為他緊張,於是站起來又替他捏肩。

其實唐槐太緊張了,居然沒有發現在他們旁邊站著的,是高熵原來的教練,澳大利亞單板滑雪傳奇人物路易斯·班克斯和得意弟子普林。

裁判上來了,準備鳴槍,唐槐向高熵做了個加油的手勢,快步離開了出發臺。

下臺階的時候他滑了一跤,略微有些狼狽,馬上回頭看看,希望沒有影響到高熵。

還好,此時的高熵雙手拉著出發門後的兩個金屬樁,身體一拱一拱地做最後發力準備,並沒有看到這一幕。

而他旁邊的普林,嘴角帶著一抹冷笑。

唐槐舉起手機拍下這一幕,發到微信群裡,並且寫了這麼一句:“一切都是按照大家反覆推演的劇本在發展,外國運動員嘲諷的表情和竊竊私語針對性部署來看,這一次高熵絕對有希望透過淘汰賽闖入大決賽。”

群內很快接龍了一片祝福和加油,當然大家真正祝福的是教練。

唐槐收起手機,專心看向場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