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壺隊沒有出國訓練,而是跑到了西安體育學院忙著開展新一輪“擴面”選材工作。

“雙跨試訓領導小組”將選材權力下放,像冰壺這樣有國手坐鎮的優勢專案,當然有優先挑人的權力。

這次他們搶先發布選拔訊息,吸引了全國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14名優秀苗子報名。

專案組教練痛定思痛,專門挑體能好的孩子,留下了60名試訓新人。

算上老一代國手和司玲玲等新人,整個冰壺隊達到了72人之多。

他們要在之後一個月的時間裡集中進行冰上訓練和二、三階段的篩選,最終保留24名運動員(男、女各12名),再前往加拿大的卡爾加里外訓。

由於隊內競爭激烈,司玲玲的訓練並不輕鬆,一隻冰壺的重量大約40斤,她每天要投100至150個左右。

不光是她,進入國家集訓隊的每一個人,都面臨著激烈的隊內競爭,都在拼命提升自己的競技水平。

林睿所在的冰球隊是競爭最殘酷的,他從崇禮體能比武中勝出後,直接調往芬蘭,與提前在那裡集訓的老隊員們一起訓練磨合。

冰球是高強度對抗的競技專案,閉門造車是沒法提高成績的,教練組提出了“大國家隊”的備戰概念,一共成立了7支國家集訓隊,並且前往不同國家學習訓練和試錯,最終只有一支隊伍22人能為國出征奧運。

林睿作為一個從沒有接觸過冰球的田徑運動員,想在三年時間裡,從幾百個新老隊員中脫穎而出,難度可想而知。

還有宋廷,由於實在沒膽駕馭鋼架雪車這種危險運動,他主動申請調換專案,結果被教練送去了“冬季兩項”。

這個專案比的是越野滑雪和射擊,宋廷隨隊去了北歐,每天揹著步槍在阿爾卑斯山脈在雪地裡摸爬滾打幾十公里,比原來趴在雪車上呼嘯而下要辛苦十幾倍。

更難的是,他需要在劇烈滑雪之後快速降低心率穩定射擊,如果不慎脫靶還要加罰滑行一個150米場的圈道。

他覺得自己不適合這個專案,已經不止一次在廣東隊的群裡叫苦,天天盼望著還有再次調換專案的機會。

大家看在眼裡,表面上不斷地安慰和鼓勵,實際上每個人都知道,這小子的前途一片黑暗,恐怕很難走到國際賽場了。

李長逸早上醒來,看到他又在群裡吐槽教練和隊友,忍不住想起了《快過閃電》中博爾特的故事。

因為天生兩條大長腿,起初所有人都認為飛人不適合短跑。他自己也沒信心練田徑,夢寐以求想成為板球運動員。

是睿智的啟蒙教練紐金特開發了博爾特,讓他放棄玩得得心應手的板球,走上了田徑場,最終成為一代傳奇。

宋廷運氣不太好,既沒有碰上合適的專案,又沒有遇到慧眼識珠的教練,如今的他無法抗拒對鋼架雪車的恐懼,又吃不了冬季兩項的苦,等待他的也必然是更加坎坷的道路。

他從包裡拿出那本書,摩挲著扉頁上“冠軍之心,磐石之志”的贈語,忍不住感激曲長歌的那一番指點。

若沒有那天下午的對話,恐怕他也要走上與宋廷一樣的道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