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年輕老師獻殷勤,撐著遮陽傘過來,被他婉拒了,此時他心裡是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衰啊,都唔知青年仔水平,今天可能要犯錯誤,將個草包水貨送省隊嘞……”

沒想到李長逸的表現完全超過他的預料,前空翻和後空翻都是連做十幾個面部紅氣不喘,10×30米折返跑的成績破了體校的記錄。

50米短跑的測試成績是6.7秒,達到國家一級運動員水準。

立定跳遠的成績超過2.96米,距離國家田徑隊集訓水平不遠了。

陳立心擦擦額頭汗水笑開了花,體校有幾個孩子也能達到各個單項成績,但是像李長逸這麼全能的可是鳳毛麟角。

最後填報成績時,陳校長激動得手指發顫:“李同學,你是從哪個省隊退下來的吧?借我們體校的名額衝國家隊嗎?”

不怪他誤會,廣東人平均身高不到一米七,相貌特點很明顯,而李長逸濃眉大眼高鼻樑屬於南人北相,超過一米八的個頭,剛才打電話說的是普通話……

李長逸的回答讓他們驚掉下巴:“唔系呀!我係廣東人,正傳詠春館梁師父弟子。”

他一筆一劃地在成績表上填下個人資訊:

姓名:李長逸

民族:漢

政治面貌:團員

學歷:初中

年齡:18歲

身高:182厘米

體重:70公斤

……

後面按部就班填寫了身份證號、電話、住址等資訊,在學習專業一欄上,他想也沒想就填上了“詠春”二字。

之前撐傘的女老師板起臉來糾正說:“這裡應該寫‘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陳立心卻擺擺手,快速收了成績單:“唔緊要,都得都得。”

他打了一手好算盤,李長逸這麼優秀,還是個“野生”苗子,幹嘛不拿來給體校貼金呢?

所以他立刻安排人給李長逸調學籍資訊,加急辦入學手續。

哪怕這小子沒在這裡上過一節課,以後檔案裡也得留下他們體校的名字!

一直到這個時候,李長逸還一頭霧水,搞不懂這個選拔的目的是什麼。

陳立心笑眯眯地做出解釋:“2022年冬奧會要在北京主辦,國家急需一批冰雪專案的後備人才,於是組織了運動員跨界跨項選材工作。”

這次選拔不限專業,練田徑、體操、蹦床、技巧的可以報名,練舉重、武術、籃球、曲棍球、皮划艇的也能來。

李長逸呆若木雞,指著自己的鼻子難以置通道:“我?參加奧運會?”

校長先點頭後搖頭:“系呀,你已經有資格入集訓隊試訓了,唔一定系滑雪,也可能系滑雪屐(滑冰)、雪車、雪橇、冰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