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艘船,建造於1870年。當時那會兒,正是工業科技開始快速發展,各種新技術紛紛被髮明出來,多到來不及一一驗證的時代。

有了技術,但卻不夠時間積攢經驗,整理出一套最為有效的方案。在這樣的前提下,工程師們就免不了會為了走在其他人的前邊,腦洞大開的搞出各種現在看起來很奇葩的設計方案。

諾夫哥羅德,就是當時的時代產物之一。

俄羅斯人設計這艘艦船時,想的是堆積更多的火力,彌補岸防炮臺不能照顧到的空白,防禦前來侵犯的敵艦。沒考慮過讓它去遠海作戰,設計初衷就是固守近海。所以,工程師們也沒有考慮過航速的快慢,要求僅僅只是‘能動就行’。

就這樣,諾夫哥羅德號被設計成了可以搭載更多武器,但卻慢的跟蝸牛一樣的圓盤形狀。

僅僅只有6節的航速,配合過於奇葩的艦體造型,也讓諾夫哥羅德號收穫了不少的譏笑,被視為了世界上建造的最奇特的戰艦之一,並以‘史上最差戰艦之一’的臭名,流傳於海軍文化中。

而在化為艦娘後,這份不太光彩的名聲也讓諾夫哥羅德有些自卑。

為什麼她總是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故做傲嬌不愛跟其他艦娘來往,也很少會湊到石小磊面前?就是因為諾夫哥羅德心中留有陰影,是那份揮之不去的自卑感,讓她主動減少了與他人之間的交流,怯生生地縮排了蝸殼裡。

而現在嘛……

經過改造後,諾夫哥羅德的艦種變更成了‘海上要塞’。

別看只是換了個名號,但對於諾夫哥羅德來說,這卻是足以讓她擺脫自卑的重大改變——定義成艦船,航速太低必然會被人取笑,可要是換成‘要塞’……誰家的要塞能跟兔子一樣到處亂跑的?不都是長時間的待在某個地方,除非事關重大,否則輕易不挪窩的麼。

跑不快,是本就應有的標配屬性。如此一來,諾夫哥羅德慢到令人髮指的航速,自然也就不再是缺點了。

再加上改造後的噸位翻了三倍,達到了將近八千噸……

此時的諾夫哥羅德,已經升級成了一位火力極其強大,最適合負責執行固守任務的防禦型艦娘。不誇張地說,即便是無法裝備導彈類武器,她的防禦能力也不會比升級成防巡後的芝加哥和加里波第差。要是跟同樣偏向於防禦的防空導彈驅逐艦基阿特、查爾斯·亞當斯、格拉摩根、呂特晏斯、絮弗倫等人相比,諾夫哥羅德的實力甚至還要更強一些。

屬性數值更高是一方面,關鍵還是因為諾夫哥羅德改造後,連同技能也一起換掉了。

原來那個只能在白天增加10點閃避,同時還得降低10命中的‘球上倒立’,在改造後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名為‘多炮塔神教教主’的新技能。

該技能的屬性為:每一輪齊射後,自身火力點提高5%,友軍單位提升2%,上限十輪。

別看字數不多,可這項技能的效果,卻是不可小覷。

先不說諾夫哥羅德自己的火力屬性會在十輪齊射後達到什麼養的水準,十輪之後給所有友軍單位提供20%的火力屬性加成,就已經足夠讓身為指揮官的石小磊興奮不已了。

想象一下,要是跟諾夫哥羅德搭配幾位以火力見長的戰列娘,讓她們分享一下這項技能的加成Buff……

呵呵,那一定會是美不勝收的畫面。

&nbsp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