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姆完成了這個咒語的最後一步後,火海發生了一點變化:火焰向兩側分開,形成了一條小徑,【學姐】抱起湯姆,從樓頂上跳了下去。這時火海也逐漸後移,朝後山的方向移動。

【學姐】輕巧的落在了地上,湯姆甚至沒有感到強烈的震動。落地後,他可以看見火焰褪去後的地面上多了一層冒著黑煙的殘骸,鼻腔裡充斥著兔肉燒焦的氣味。

【學姐】抱著湯姆朝莊園大門走去,在路上,湯姆稍微恢復了一點魔力,又變回了洛哈特的模樣。

他們剛剛走到莊園門口,宅邸就在一聲轟鳴中徹底倒塌,任由烈火在其殘骸上肆虐。接下來的火海繼續移動,攀上了後山的山峰,在那裡停留許久,燃燒的愈發旺盛,煙霧繚繞,火焰逐漸沿著煙霧攀升,最終和天上的雲朵漩渦結合在一起,形成了數千米高的火龍捲。

這樣的火勢,只要麻瓜不是瞎子,就都能看見。整個布里斯托亂成一團,人們湧上街頭,爭先恐後的朝火龍捲相反的地方跑去,個別人逆流而行,想去現場拍下第一手的資料。大街上很快就被小汽車堵了個水洩不通。所有人都想逃離這座城市,反而導致所有人都逃不出去。

整個城市都被汽車的鳴笛聲所籠罩。

絕望的人們紛紛棄車而逃。不是他們大驚小怪,而是這種等級的火災,不是人力可以撲滅的。普通的火災,只需要拎著幾個滅火器或者調來幾輛消防車,透過高壓水槍就可以撲滅。

但一旦火勢蔓延,很容易超出人類的控制範疇。如果達到了森林山火那個層次,那就只能靠降雨和隔火帶才能熄滅。一個國家,如果能以人力熄滅山火,那其政府的組織力,動員力必定是世界一流的。當然,還要有足夠多不畏生死的消防員。

很不巧,這些大英都沒有,或者說有,但不在布里斯托。

嗯,大英的消防員還組織過數次罷工呢……

在英國,消防員是一個獨立的公共服務行業,並且有自己的工會。他們在留學生的生活裡存在感極強,不少學生都會和他們打交道,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因為每當消防車和消防員出現的時候,都意味著錢包大縮水。

學生公寓裡有種叫煙霧報警器的東西,這玩意兒秉承了嚴謹的工匠精神,被做的極為靈敏,往往一根香菸,一塊牛排就能將它觸發,隨之而來的消防車會給你開出一張極為難忘的罰單。

不過這些都是英美學生的苦惱,法國的學生公寓也有煙霧報警器,但觸發後從來沒有成功召喚消防員和消防車,倒是招來過幾位學長學姐,親切的告訴初來乍到的萌新,可以拿襪子把報警器矇住,退房或查房時記得摘下來就好。

這群消防員,面對抽菸烤肉,他們重拳出擊,山火臨頭,他們束手無策。他們非常有經驗,但在這種大型火災面前,他們是無力的。

歐美救火效率有多差呢?2019年4月15日下午6點50分左右,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火災,著火位置位於聖母院頂部塔樓,大火迅速將聖母院塔樓的尖頂吞噬,最終整座建築損毀嚴重。那天,幾個去巴黎吃火鍋的留學生和無數巴黎市民親眼目睹,巴黎聖母院的尖頂在大火中如被攔腰折斷一般倒下。所有的新聞報道里,只要能插動圖,一定會選擇這個震驚世界,註定載入史冊的名場面。

這場火,居然直到4月16日凌晨3時30分才“得到有效控制,並已部分撲滅”。

九個小時!事發地點在一國首都,被燒的建築物是國家瑰寶,就這樣,起火後居然要九個小時才能“部分”撲滅!被燒燬的尖頂至今沒有修復——法國人應該慶幸,他們至少保留了比較完整的資料,不然要是真的去找育碧要聖母院的資料才能修復聖母院,那真是貽笑大方。

但凡知道這個新聞的人,都不會對歐美的救火能力抱有多大的期待。

布里斯托的市民沒有預言能力,不能未卜先知,但他們顯然對自己的市政能力是有清晰的認知的,所以他們都在拼命逃跑,並且祈禱別起風,一旦起風,火勢必將快速蔓延。

“洛哈特教授!”火災的中心位置,哈利和羅恩等到了一臉虛弱神色的洛哈特教授,兩人一人一邊,用力的攙扶著洛哈特,把他塞進了汽車裡,【學姐】也跟著鑽了進去。

“走……我們先撤……”湯姆有氣無力的說道,此時他也意識到危機尚未結束,幾人都坐好後他立馬催促羅恩駕車離去。

汽車發動機轟鳴了起來,不過還沒開出去多遠,湯姆就叫住了羅恩,讓他再等等。羅恩有些焦急,有些畏懼眼前這個近在咫尺的火龍捲,但他還是停下了汽車,和洛哈特教授一起看著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