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保衛京師(第1/2頁)
章節報錯
朝廷上下此時都很倚重於謙,而於謙也沒有退縮,毅然以社稷安危為己任,將家國大事都扛到了自己的肩上。
在眾臣的推舉下,于謙升任兵部尚書,全權負責籌劃京師防禦。
上任兵部尚書後,于謙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調集南北兩京,河.南的備操軍,山.東和南.京沿海的備倭軍,江.北所屬各府的運糧軍,立即奔赴京師勤王。
隨後,于謙又力主聯合朝廷眾臣,上奏皇太后,以國不可一日無君,再加上太子年幼等為理由,懇請太后立郕王朱祁鈺為皇帝。
聽聞這訊息,朱祁鈺再三推辭,對此于謙卻是大義凜然道。
“我等此為不是個人私情,而是為國家考慮,還望殿下能登臨大統,扛起這天下重任。”
在於謙的勸說下,朱祁鈺與九月登基,號代宗。
如此為難之際,國家的確是不能沒有皇帝,朱祁鈺的登基,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一些壓力。
當然了,這其中於謙的功勞自然是少不了的。
而且,整個京師的範圍,也都是于謙這邊在操辦,朱祁鈺基本幫不上什麼忙。
朱祁鈺登基之後,于謙很快便向他諫言。
“敵寇得意,如今挾持扣留太上皇,這樣形勢下他們必然輕視大明,肯定會長驅南下。”
“臣請陛下嚴令各邊境的守臣竭力防守遏制。”
“另外,京營士兵的器械都以所剩不多,需要馬上分道招募民兵,令工部製造器械盔甲。”
“臣建議派遣都督孫鏜,衛穎,張輒,張儀,雷通分兵據守九門等重要地方,軍隊駐紮在外城的外面。”
“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負責遷徙外城附近的居民進入城內,並儲存在通州的糧食,令官軍自己去支領,用裝足的米作為代價,不把糧食留給敵人。”
“其次,再派遣軒倪等人為巡撫,武臣石亨,楊洪,柳博為將帥,儘快穩定局面,等待敵軍到來。”
于謙的一系列建議,朱祁鈺都沒有反駁,很快就給予了透過。
有于謙的牽頭,整個京城都快速的轉動起來,朝廷眾臣每一個人都各司其職。
所有人都知道,眼下這一戰關乎大明國運,容不得有絲毫馬虎,一旦輸了,那宋朝的靖康之恥,或許就要落到大明的頭上了。
看著于謙將準備工作安排的井井有條,影片前的朱元璋也是微微點了點頭。
此人正是不錯,有能力,有正才實幹,朱元璋已經看是欣賞于謙了。
只可惜,朱祁鎮這貨是個蠢蛋,一手好牌被他全部敗光了,甚至還讓整個大明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機之中。
而朱祁鈺呢,雖然比朱祁鎮要好一些,至少不算太蠢,但要說能力嘛,其實也就那樣了,和朱元璋,朱棣這些祖宗相比,那是肯定比不上的。
京城之中軍民同心,每一個人都是一副如臨大敵的模樣。
到了十月,也先挾持著太上皇朱祁鎮已經攻破紫荊關直入中原,進窺京城。
對此,石亨建議收兵固守使敵兵勞累衰竭,然而去于謙不同意,道。
“此時怎能還向敵人示弱?”
這個時候,也先部本就氣勢高漲,如果再示敵以弱,那之後的戰鬥指揮更加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