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明朝末年,可以說是天災人禍不斷。

北方大旱,百姓民不聊生,各地也是烽煙四起,起義軍已然逐漸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

有起義,那自然是要鎮壓。

其實這明末起義,並不是從朱由檢這裡才開始的,在朱由校時期就已經存在了。

只不過那時候,各個地方的起義都被壓制的很成功,這其中的功勞,自然少不了魏忠賢和他的閹黨。

東廠,錦衣衛是幹什麼,再加上魏忠賢的手段,那時候各地的起義,基本上還沒有冒頭就被按死了。

可是現在,沒有了魏忠賢,各地的起義瞬間就徹底爆發了起來。

這也是朱由檢剷除閹黨的禍患。

可是即便是到了這個時候,朱由檢依舊沒有發現自己的錯誤,甚至在東林黨的洗腦下,朱由檢依舊堅定的認為,剷除閹黨是正確的決定。

“此子,勤勉有餘,可完全不懂帝王權術。”

朱元璋看著影片裡的朱由檢,面無表情的說道。

朱由檢是的確想當一個好皇帝,這點毋庸置疑,可是他的手段是在是太過稚嫩了。

或者說,從小朱由檢就沒有人教過他,如何做一位真正的皇帝。

如何管理一個諾達的國家,和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

他僅僅只是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在做這個皇帝,可正因為如此,很容易被欺騙啊,就比如東林黨那些人。

可以明顯的感覺到,自從閹黨覆滅之後,東林黨對皇帝的畏懼是越來越少。

對於朱由檢也是越發的沒有了恭敬,即便有那也是表面上裝出來的。

而且,像面對各地起義這樣的事情,東林黨根本就拿不出什麼好的辦法。

要麼詔安,要麼就是鎮壓,根本就沒有其他的想法,手段比起魏忠賢來說,簡直是弱的不能再弱了。

可即便如此,東林黨這些人也是東一個想法,西一個想法的。

今天說應該以詔安為主,睡一覺起來,第二天又說要以鎮壓為主,這到底是怎麼一個主意,估計他們自己都弄不清楚。

而也正是因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朱由檢在平定各地起義的時候,也是顯得猶豫不決,拿不定主意。

看著這些東林黨和朱由檢談論政事,那簡直就像是在開玩笑。

問題一大堆,可最終要讓他們拿出一個切實有效的處理方法,卻一個都拿不出來。

這不是開玩笑嗎。

身為臣子,不是讓你們來給皇帝提問題的,而是要幫助皇帝解決問題的。

可是這些東林黨,東一個問題,西一個問題,這倒是看的清楚,可到了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又傻了,一個個都拿不出辦法,只知道在那裡和稀泥。

只會高談闊論,卻毫無見術。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