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這話,許彬不急不慢的喝了口茶水,隨即才輕嘆一口氣,緩緩說道。

“這的確是不世之功,不過,我老了,不中用了,二位若是真想行此事,可以去找徐有貞,此人多計謀,知天命,你們可以去找他商議。”

許彬沒有參與這事情的意思,但也推薦的徐有貞給石亨二人,聞言,石亨二人也不勉強,很快起身就離開了。

從許彬之力離開,兩人連夜去找了徐有貞。

依舊是直接將事情說明,聽聞這話,徐有貞的態度和許彬完全不一樣。

如此機會,徐有貞也知道,此事一旦能臣,那日後的官運必定是一路亨通。

“此事雖然冒險,可風險往往伴隨著收穫。”

一邊說,徐有貞還一邊看向天空,也不知是真能看出來,還是裝模作樣,緩緩說道。

“你們,紫微星已經移位,證明帝位變故,若是要行此事,那我們就必須要儘快了。”

不管真假,可聽聞徐有貞這話,石亨兩人自然是連連點頭。

他們也知道時間一定要快,一定要搶在於謙等人前面,否則一旦朱祁鈺立下了太子,到時候可就有些麻煩了。

趁著太子未立之際,儘快動手方是上策。

“徐兄所言有理,此時的確不易拖延,必須快刀斬亂麻。”

最終,三人經過一番商議,決定在十六號晚上動手。

石亨他們的動作很快,而且準備的也很充分。

至於于謙他們這邊,根本還沒有意識到危險的來臨。

正月十六日白天,吏部尚書王直,禮部尚書胡濙,兵部尚書于謙會同群臣商議,決定一起上奏請復立沂王為太子。

“諸位,想來你們都知道沂王是如今最合適的人選,裡沂王為太子,可固大明江山萬年。”

“如今陛下病重,這太子之位的事情,也是時候儘快定下來了,否則遲則生變啊。”

于謙,王直等人都是支援沂王登基了,從來就沒有想過朱祁鎮。

在幾人的牽頭下,群臣倒也沒有太多的反對,很快就達成了共識。

畢竟看來看去,沂王也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至於說朱祁鎮嘛,根本就不在於謙等人的考慮之中,怎麼說呢,之前的事情,朱祁鎮的確是讓人失望至極。

有了結果之後眾人當即推舉由商輅來親筆起草奏疏。

只不過這一番商議,再加上其他零零碎碎的事情,奏疏寫成後此時已經是日暮西山,根本來不及再奏上朝廷。

時辰已晚,沒辦法,群臣只能決定在次日清晨朱祁鈺臨朝時,再將奏疏遞上去。

然而,此時所有人都還沒有意識到,他們根本就等不到明天了。

石亨他們已經準備完全,而政變就要在這天晚上爆發,這樣的變動,于謙他們肯定是沒有任何應對之法的。

而且,因為變故的發生,隨之而來的便是許多人的殺身之禍。

實際上,如果此時,于謙等人能夠立刻將立沂王為太子的奏疏直接遞上,或許于謙等人便不會遭到殺身之禍。

只可惜,這世上沒有那麼多的如果,于謙他們沒有察覺,錯過了這唯一,也是最後的一個機會。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