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精忠報國(第2/2頁)
章節報錯
“哈哈,不錯,這次咱爺倆可不能再讓韃靼跑了。”
“放心吧爹,上次是他們跑得快,這次肯定不會再讓他們跑了。”
看著這爺倆一唱一和,完全無視了自己,朱標欲哭無淚,自己這上輩子是造了什麼孽,能遇上這麼個老爹和弟弟。
一旁的徐達,湯和,种師道,李綱,王稟,幾人也是無奈搖頭。
這是陛下的家事,他們也不好插手,不過這太子殿下,屬實也是有點慘。
已經無力再說什麼了,朱標只能將注意力轉移到影片上面。
與此同時,种師道,李綱,王稟三人,他們是從宋朝時空跟隨朱元璋一起回來的。
這麼長時間,三人雖然已經適應了明朝時空的生活,也在這裡安了家,可是對於宋朝,三人心裡還是放不下,尤其是對於靖康之恥。
所以,三人此時看著影片的臉色顯得有些複雜。
影片開始。
這岳飛生於公元一千一百零三年,老家是河.北相州的湯陰縣。
要說岳飛的出身其實並不好,只是生於一個普通農家。
但據傳說岳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此父母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小時候的岳飛,為人沉厚寡言,常負氣節。
喜歡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書。
曾經拜周侗為師,學習騎射,能左右開弓。
在周侗病故後,岳飛每逢初一,十五,都會親自到墳上祭奠,這是岳飛孝義的體現。
之後岳飛又拜陳廣為師,學習刀槍之法,一身武藝突飛猛進,很快就做到了一縣無敵。
在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岳飛就能挽弓三百宋斤,開腰弩八石,可謂是天資非凡。
不過真正讓岳飛嶄露頭角的,還是他的軍旅生涯,只不過在宋朝這個時代,岳飛的軍旅生涯也可以說是歷經坎坷,甚至可以說頗多磨難。
單單年少之時,岳飛就三次投軍。
第一次是公元一千一百二十二年,童貫,蔡攸兵敗於契丹,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募兵以御遼。
青年岳飛憑藉著一腔熱血毅然應徵入伍。
隨後經過選拔,被任命為一名小隊長。
這一年的岳飛只有二十歲,自此也開始了他的軍戎生活。
首次成為一名大宋士兵,時奉賊寇陶俊,賈進在相州作亂,岳飛聽聞,主動請命前去除害。
這是岳飛第一次上戰場,雖然只是簡單的平寇剿亂,但在戰鬥中嶽飛表現突出,只帶領百騎騎兵,用伏兵之計,便生擒二賊以歸。
第一次上戰場就有這樣的表現,岳飛的前途可以說是一片光明。
可偏偏就是在這一年,岳飛的父親病逝,聽聞這個訊息,岳飛無奈離開軍隊,剛回湯陰老家為父親守孝。
百善孝為先,而岳飛從小到大都是一個孝順之人,父親病故,作為兒子他自然也為父親守孝。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