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影片裡季桃嫁給了屠夫,影片前的韓信終於無法再淡定。

雙拳緊握,整個人的目光也是死死盯著影片。

敏銳察覺到韓信的變化,始皇帝開口笑道。

“未來之事不一定真的會發生,而現在的你也不需要讓這女孩等那麼久。”

聽聞始皇帝這話,韓信愣了愣,隨即才慢慢放鬆下來。

“草民多謝陛下勸解。”

“無妨。”

擺手一笑,始皇帝並不在意。

而韓信這邊明顯也想通了,是啊,如今劉邦已死,自己日後不再為漢王效力,而是為始皇帝效力,那麼自己的一生,還會如同原來那般嗎?

影片繼續,隨著大漢一統天下,韓信和劉邦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尖銳。

而造成這一局面的關鍵因素,主要有兩個。

一是因為劉邦自覺壓不住韓信,對韓信的忌憚也是與日俱增。

二是韓信自己的性格太過高傲,面對劉邦的忌憚,不知道應該如何去處理。

就比如一件事情。

當初項羽兵敗後,身為他麾下將領的鐘離眛因素來與韓信關係很好,所以就投奔了韓信。

可韓信明明知道劉邦不喜鍾離眛,卻還偏偏收留了他。

這無疑於是在挑釁劉邦的權威。

後來,劉邦採用陳平的計策,說天子要外出巡視會見諸侯,通知諸侯到陳地相會,並言道。

這個時候的劉邦就已經想要對韓信動手了,而韓信也知道這點。

不過這個時候,韓信依舊還是沒有什麼反叛的意思,在下屬的建議下,韓信逼死了鍾離眛。

以為拿著鍾離眛的人頭去,就能緩和與劉邦的關係。

然而,韓信根本就還沒有意識到,劉邦心裡忌憚的從始至終都是他本人,而鍾離眛的死活,根本就無法化解劉邦的忌憚。

臨死之前,鍾離眛也對韓信說道。

“你殺我去討好劉邦,我今日可以死,不過你以為這樣劉邦就會放過你?韓信,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事實也證明了,鍾離眛的死並沒有能夠改變什麼,最終,劉邦雖然沒有對韓信如何,但卻改封他為淮陰侯,並將其困在了長安。

直到這個時候,韓信才深刻的體會到,劉邦忌憚的是自己,或許只有自己死了,才能真正的讓劉邦安心吧。

後來便發生了陳豨叛亂的事情。

據說這事和韓信有關,韓信和陳豨裡應外合,想要傾覆這大漢天下。

漢十年公元前一百九十七年,劉邦親自率軍征討陳豨,韓信託病沒有隨從。

留在長安的韓信見劉邦離開,便暗中派人到陳豨處說。

“你只管起兵,我會在長安協助你。”

隨後韓信就與家臣商量,打算夜裡假傳詔書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隸,發動他們去襲擊呂后和太子。

部署完畢後,韓信就等著陳豨的訊息。

而這個時候,他的一位家臣因為得罪了韓信,所以韓信把他囚禁起來,打算殺掉。

為此,他的弟弟上書告變,向呂后告發了韓信準備反叛的情況。

得知此事,呂后本打算把韓信召來,但又怕他不肯就範,於是便叫來蕭何謀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