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皇帝跑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特麼的大敵當前,趙佶居然退位,成了太上皇了?
趙匡胤此時是徹底被氣炸了,自己這大宋怎麼會有如此奇葩的君王?該死,真的該死啊。
公元一千一百二十五年十二月,太子趙桓即位,為宋欽宗,改年號為靖康。
宋徽宗趙佶為太上皇,號教主道君皇帝。
次年正月初三日,宋徽宗,蔡京,童貫等人在聽說金軍已經渡過黃河,一時間嚇得魂飛魄散。
入夜,龍德宮內,趙佶,蔡京,童貫等人聚集在一起。
坐於主座之上的趙佶看著下首眾人,面色蒼白的說道。
“金軍已經渡過黃河了,你們都說說,朕現在該怎麼辦?”
“陛下,為今之計不如我們南下吧?”
聞言,蔡京童貫等人都是主張南下。
看著一群人挑燈夜燭的商量著怎麼逃跑,影片前的諸位皇帝也是徹底麻木了。
就這慫蛋,他不跑才奇怪了。
對於蔡京等人的建議,趙佶直接就答應了。
趙佶在蔡京等人的陪同下,以燒香為名,先一步匆匆逃出東京,先跑到亳州,後又從亳州逃到鎮江去避禍。
童貫和殿前都指揮使高俅則率領勝捷軍和禁衛,在泗州境追上宋徽宗趙佶。
不僅如此,就連蔡京他們的家人都逃到拱州避難。
大敵當前,太上皇卻跑了,還有蔡京等人,而且不僅是他們自己,就連家人都跑了。
訊息傳開,長久壓抑在人們心中的憤怒和仇恨瞬間迸發。
朝野官民紛紛怒斥蔡京,童貫集團的罪惡。
太學生陳東等上奏,大罵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李彥,朱勔為六賊,言明這六賊異名同罪,請求宋欽宗趙恆把他們處死,傳首四方,以謝天下。
面對憤怒的朝堂眾臣,宋欽宗趙恆被迫罷免王黼。
不過僅僅只是罷免,顯然難消眾怒,吳敏,李綱再上表請斬王黼。
最後是開封府尹聶昌派武士斬王黼獻上其首級。
王黼被殺,之後李彥,梁師成賜死。
蔡京,童貫在亳州被貶官流放。
流放途中蔡京死於潭州。
還有童貫,朝中大臣繼續上表童貫罪惡,言明立斬此賊,宋欽宗對此只好派監察御史斬殺童貫。
九月,朱勔和蔡京,蔡攸三人都被流放。
對此,朝堂百官自然不會放過他們,說三人罪不容誅。
三人也都在流放地被處斬,蔡絛也被流放,病死。
至此,以蔡京,童貫為首的六賊奸黨,都得到了應有的下場。
宋欽宗趙恆上臺,除滅六賊,的確是讓人心振奮。
朝堂百官和民間百姓也是為之大振,瀕臨滅亡的宋朝,在這一刻好像又顯出了一線轉機。
看著宋欽宗趙恆斬殺蔡京童貫等人,影片前的趙匡胤臉色終於是好看了一點。
雖然這趙恆看上去也不算什麼明君,但至少比那宋徽宗趙佶要強吧。
如果按照這樣下去,以目前的情況,金軍想要拿下宋朝不會有太大的機會。
畢竟宋朝也不是真的就日暮西山,可戰之兵還是有不少,完全是足夠和金軍一戰。
然而趙匡胤卻不知道,他想多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