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朱允炆也下令張昺,謝貴逮捕燕王府的官屬,張信則逮捕燕王本人。

但張信接到命令,在與其母親商議之後,直接就叛變了,將此事告知了朱棣。

得知朱允炆要對自己下手,朱棣和姚廣孝等進行了舉兵的謀劃,令張玉,朱能將八百護衛帶入燕王府中潛伏,以待變故。

公元一千三百九十九年七月初四,張昺,謝貴得帶兵包圍了燕王府。

朱棣先是假意將燕王府的家眷,幕僚全部捆縛,請二人進府查驗。

二人進府後,朱棣瞬間發難,派出府內將士將其擒獲,並連同府內叛變的葛誠,盧振一同處決。

拿下張昺,謝貴得之後,當日夜裡,朱棣又攻下北平九門,將北平城徹底控制在手中。

至此,朱棣算是正式起兵和朝廷展開了正面對抗。

不過起兵反抗,總要有一個理由吧,名不正言不順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很快,朱棣就想到了一個絕妙的理由。

那就是朱元璋的祖訓。

“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

這不就是最好的理由嗎?皇帝身邊有奸臣,以齊泰,黃子澄為首的奸佞,蠱惑皇帝,朱棣這是要清君側。

打出清君側的旗號後,朱棣連戰連捷。

先是七月初六,通州主動歸附。

七月初八,朱棣率軍攻破薊州,隨即遵化,密雲歸附。

七月十一,朱棣攻破居庸關。

七月十六,攻破懷來,擒殺宋忠等人。

七月十八,永平府歸附。

七月二十七,為防止大寧軍隊從松亭關偷襲北平,朱棣用反間計使松亭關內訌,守將卜萬下獄。

至此,北平周圍被全部掃清,燕軍兵力增至數萬。

從一開始的八百人,短短月餘時間,朱棣的軍隊就增加到了數萬之眾。

當然,這其中主要還是因為朱棣在大明的威望,尤其是在軍隊之中。

朱棣攻破懷來後,七月二十四日,谷王朱橞逃離封地宣府,奔金陵。

八月,齊泰,黃子澄等人,因為害怕遼王,寧王幫助朱棣,遂建議朱允炆將其召還京師。

遼王從海路返京,而寧王不從,遂削寧王。

而代王本欲起兵呼應朱棣,卻被陳質所控制,則未能成功。

諸王對朱棣的起事顯然是響應積極,不過這都不是最重要的,在朱允炆看來,朱棣才是那最大的威脅。

畢竟自己的四叔,那是出了名的能征善戰。

不過即便如此,至少現在,朱允炆對上朱棣還是有著絕對的優勢。

因為他是皇帝,手上握著百萬朝廷大軍,而朱棣呢,即便連戰連捷,朱棣手上也不過就只有數萬人。

百萬大軍對數萬人,就算正面碾壓過去,也應該沒有問題吧。

可是現在朱允炆卻發現了一件極為鬱悶的事情,那就是朝堂之上,自己無人可用了。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