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從古至今,帝位一般都是父傳子,雖說也有兄傳弟的例子,可那畢竟是少數。

更何況,趙匡義這話也沒有任何的事實依據,他也拿不出趙匡胤的聖旨。

再加上,昨天夜裡,趙匡胤是和趙匡義一起喝的酒,而且,喝完之後,趙匡義還留宿宮中,隔天趙匡胤就力氣暴斃。

不論從哪一個方面來說,趙匡義都是第一嫌疑人。

畢竟有動機,有時間,有機會完成這一切的人,除了趙匡義好像也找不出其他人來了。

只不過,因為趙匡胤一死,但是身為晉王的趙匡義在朝堂之上可以說是權勢滔天,朝臣們即便心裡有懷疑,也是不敢說出來的。

對於自己這個弟弟,趙匡胤可以說從來不吝惜賞賜。

在登基稱帝之後,趙匡胤就相繼封趙匡義為殿前都虞候,領睦州防禦使,不久又領泰寧軍節度使。

在征討李重進之後,趙匡義被封為大內都部署,加同平章事、行開封府尹,再加兼中書令。

進佔太原之後,趙匡義又被改封為東都留守,別賜門戟,封晉王,位列宰相之上。

如此多的賞賜,可以想象趙匡義在朝堂之上的權勢有多大。

所以,憑藉著手上的權勢,趙匡胤死後,趙匡義很快就控制住了局勢。

即便趙匡胤的突然死亡有著諸多疑點,可是朝臣們卻無一人敢提出異議。

穩住了朝堂,趙匡義隨即就以金匱之盟為由,登基稱帝,成為了宋朝的第二任皇帝。

這大宋的開國皇帝,就這樣離奇的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誰也不知道那一夜究竟發生了什麼,身為弟弟的趙匡義在那一夜到底有沒有對自己的哥哥下殺手。

趙匡胤究竟又是如何死的,而趙匡義所說的什麼金匱之盟是不是確有其事。

這些恐怕除了當事人,沒人知道。

不過不論事實如何,這就是趙匡胤的結局。

看著影片上趙匡胤就這樣稀裡糊塗的死了,明朝時空,影片前的朱元璋當即嚷嚷起來。

“看吧,咱說什麼來著,這趙匡胤根本就沒有一點帝皇氣象。”

“一個皇帝被他做到這般地步,簡直是丟人,在自己家裡都能這麼稀裡糊塗的死了,簡直是開玩笑。”

“看看咱,在這宮裡誰敢對咱有不臣之心?要咱說啊,這傢伙就是心太軟,猶猶豫豫,一點也沒有帝皇的霸氣。”

朱元璋激動的說道,好像趙匡胤的死,對他刺激很大。

對此,一盤的馬皇后沒有說什麼,只是無奈的瞥了他一眼。

還說不在乎呢?人家死了,你在這裡急什麼?而且,這不是早就知道的事情嗎。

馬皇后很清楚,朱元璋這是在為趙匡胤鳴不平,為他感到不值得。

堂堂一個皇帝,還是開創了一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就這樣不明不白的死了,的確是讓人感到惋惜。

朱元璋心裡就是如此,所以才會這麼激動。

眼見馬皇后不理自己,朱元璋依舊氣不過的罵道。

“哼,要是換咱在宋朝,這滿朝的奸佞,早就被咱給殺光了,怎麼可能會遇到這種事情,還有那趙匡義,雖是兄弟,可咱一看他就不是什麼好人,兇手必定就是他。”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