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寬仁(第1/2頁)
章節報錯
趙匡胤此人,雖然武功高強是名戰功赫赫的猛將,但是登基之後,他卻是個寬厚仁慈,不肆濫殺,崇文尊儒,善待文人士大夫和百姓的皇帝。
他不僅僅在對待前朝皇帝柴宗訓母子寬仁,更是透過設立誓碑的方式,讓文人和士大夫集團擁有了史無前例的崇高地位。
趙匡胤的誓碑上總共有三點,可以很明顯的看到,他對於文人以及柴家的厚恩。
【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
【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
【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罰之。】
看著登基之後,趙匡胤重文輕武,甚至還立下誓碑,直言不得殺士大夫,明朝時空,影片前的朱元璋雖然早就知道這些,但還是氣的罵道。
“呵,迂腐至極。”
朱元璋是的確看不慣宋朝的一些制度,尤其是這所謂的不殺士大夫,更是讓朱元璋怎麼看都不順眼。
你重文輕武也就算了,畢竟宋朝的確是文人輩出,文化和經濟發展極為迅猛。
可是你這樣堂而皇之的給文人士大夫賜下一道免死金牌是幾個意思?
就是因為這道祖訓,看看宋朝的那些文人士大夫,特麼的一個個鼻子都抬到天上去了。
不可否認,宋朝的確是有很多出類拔萃的文人,可是相比之下,那些臭魚爛蝦恐怕更多吧?
仗著祖訓,一個個是天不怕地不怕,反正只要成為士大夫,那在宋朝就是不會死。
“若是這些人來朕的明朝,朕必定要讓他們知道,這天有多高。”
朱元璋氣哼哼的說道,同時,看著影片中的趙匡胤,是怎麼看都不順眼,如果這傢伙和自己生在同一個時代。
朱元璋必定要讓他知道,什麼叫槍桿子裡出政.權。
想我老朱家,開局一個碗,靠那些文人?能打下這麼大的江山?將韃靼趕出中原?
當然了,這也只是想想,畢竟趙匡胤和朱元璋是兩個不同時空的人,理論上來說,是不可能有見面機會的。
只不過,這未來的事情,誰知道呢。
看著影片,朱元璋是氣的罵娘,而一旁的馬皇后和朱標,卻是掩嘴輕笑,只感覺朱元璋這樣子有些可愛。
沒辦法,老朱這人本就沒什麼文化,生起氣來,直接就是動手殺人,你要讓他打嘴炮,老朱還真沒有多大的詞彙量。
所以看著影片裡的趙匡胤,朱元璋罵來罵去,也就是那麼兩句。
趙匡胤顯然不知道,另外一個時空,和他一樣的一位開國皇帝,已經將他罵的狗血淋頭了。
此時影片內的趙匡胤,在登基之後,除了體現出他寬仁的性格外,其心裡還在考慮兩個問題。
一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權的專制統治,使唐末以來長期存在的藩鎮局面不再出現。
二是如何鞏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為五代之後的第六個短命王朝。
公元九百六十年末,也就是趙匡胤登基的第一年末。
在平定李筠及李重進叛亂後的某一天,趙匡胤召見丞相趙普,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