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爭論不休的朝堂,李勣主動站出來說道。

“陛下。”

“說。”

“關於皇后廢立之事,臣拙見,此乃陛下家室,何必問外人?”

此話一出,瞬間就說到了李治的心坎裡,而長孫無忌等人看到這一幕,一時間也有些啞口無言了。

畢竟李勣可不是普通人,他公然站出來支援皇帝,而且還言明瞭這廢立皇后乃是陛下家室,這下子他們還能說什麼?

繼續強硬的反對,阻攔陛下?如此那就有些太過了。

有了李勣的支援,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廢立皇后的問題上的不利局面一下便扭轉了過來,可以說是峰迴路轉,柳暗花明。

朝堂之上反對的聲音,逐漸的消失了。

最終,在永徽六年,即公元六百五十五年,唐高宗李治立武則天為皇后。

成為皇后,整個後宮都在武則天的掌控之下,而在這之後,武則天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殘忍地虐殺了王皇后和蕭淑妃。

完全不給兩人一點機會,從這點也看得出來,武則天的果斷和狠辣。

對待潛藏的敵人,武則天的果斷狠辣,完全不遜色於男人,而這一點,身為皇帝的唐高宗李治更是沒有辦法相比。

王皇后和蕭淑妃一死,整個後宮再也沒有了可以威脅到武則天的人。

而這個時候,武則天好像貌似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目標,成為了後宮之主,一國之母。

可是這權力就像是一個漩渦,人一旦陷阱去,再想要出來,那就不是那麼簡單的了。

這時候的武則天,很顯然已經不僅僅是想要做一個後宮之主,她想要插手朝政。

而這第一步怎麼做呢?武則天很聰明,她首先將目光放在了太子之位上。

如此,武則天便對李治說道。

“陛下,如今太子未立,於國家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畢竟太子是儲君是一國之本,早日冊立太子,也能使天下民心安定。”

對於武則天的話,李治向來都是比較重視的,隨即不出所料的點了點頭。

“皇后說的不錯,想想也是時候冊立太子了。”

李治點頭,事情就成了一大半,畢竟武則天現在是皇后,那太子顯然只能是她的兒子。

所以,最後,李治立了李弘為太子。

太子之位的冊立,在朝堂之上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轟動,因為這是本就該有的事情。

且人選也十分的合適,既然武則天成了皇后,她的兒子成為太子也沒什麼問題。

更何況,以眼下的情況,如果李治冊封一位嬪妃的兒子為太子,那才是讓人奇怪了。

很順利的就敲定下了太子之事,而這也正式拉開了武則天逐步走向權力巔峰的腳步。

一介女流,就從這裡正式開始,走向了大唐的權力巔峰,成為了一代驚才絕豔的女帝女皇。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