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開局即巔峰(第2/2頁)
章節報錯
這是大勢上的碾壓,並沒有什麼出彩的地方,吳國被滅在開戰之前已經是註定的事情。
滅掉吳國之後,晉朝一統天下,結束了紛亂的三國亂世。
如此精彩的三國時代,最後的結果居然會是這樣。
一時間,三國時空之中的無數人都是嘆息不已,如關羽,劉備,孫權,曹操這樣的人物。
他們窮其一生,為的是什麼?不就是一同這亂世嘛。
誰都想要成為終結亂世的人,可誰能想到,最後做到這一切的,卻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司馬炎。
這就好像曹操,劉備,孫權他們打來打去,最後卻打了個寂寞。
在一統天下之後,晉朝逐漸趨於安定。
可連年的戰爭,還是讓百姓們的日子苦不堪言。
特別是皇室和權貴們無限制的霸佔土地,更是加重了百姓們的苦難。
百姓沒有土地,自然是難以生活下去。
而司馬炎在這個時期,也的確做出了不少造福天下的舉措。
其中又以戶調式最為讓後人稱讚。
戶調式共有三項內容,即佔田制,戶調製和品官佔田蔭客制。
佔田制是和賦稅制結合在一起的一條法令。
對人口年齡進行了分組:
男女十六歲至六十歲為正丁,十三至十五歲、六十至六十五歲為次丁,十二歲以下為小,六十六歲以上為老。
佔田制規定,丁男一人佔田七十畝,丁女佔田三十畝,同時又規定,每個丁男要繳給國家五十畝稅,丁女繳二十畝稅,次丁男繳二十五畝稅,次丁女免稅。
這一規定,使得每個農民都可以合法地去佔有應得的田地。
不少豪門世家的佃戶,也都紛紛脫離主人,去領取屬於自己的一份土地。
佔田制釋出以後,不少農民開墾了大片荒地,這對農業經濟的好轉起到一定的作用。
除了頒佈戶調製外,司馬炎還很注意開墾荒地,興修水利。
如在汲郡開荒五千多頃,郡內的糧食很快富裕起來,又修整舊陂渠和新開陂渠,對於灌溉和運輸都起到了很重大作用。
可以說這一時期的司馬炎的確讓百姓們的日子好了不少,而後世也稱這段時期為太康盛世。
只不過,所謂的太康盛世,其實更多的還是表現。
是因為戰亂多年,而突然之間的改變所誕生的。
從實際意義來說,太康盛世完全沒有辦法和後世相比,不論是唐朝的貞觀之治,還是明朝的永樂盛世,都相差甚遠。
而且,司馬炎的這一系列舉動也並沒有保持多長的時間。
從雲九的旁白音就不難聽出,晉朝是一個開局即巔峰的存在,司馬炎也是如此。
從登基之後一統天下,到後面短暫的太康盛世,不論是晉朝還是司馬炎都突然間急轉直下。
整個晉朝也是完全進入了另外的一個軌道。
在政局安定了之後,司馬炎開始大肆的分封司馬家宗室子弟。
每一名司馬家子弟均封為王,一時間,整個晉朝,司馬氏整整有多達二十七人被封王。
而且,這些王爺可不是光有名頭,而是有實權的,手上是有兵權的,是可以自行招募訓練軍隊的。
(求收藏,求推薦,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