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嬰這番話,已經完全沒有了身為皇帝的威嚴。

面對一個即將篡奪自己皇位的人,劉嬰的話語中沒有質問,反倒是帶著濃濃的祈求。

已經擁有了成年人智慧的劉嬰很清楚,事情的結果究竟如何,都在王莽一念之間。

而他所能夠想到最好的辦法,就是拖。

先穩住王莽,日後再慢慢的積蓄實力,只可惜,王莽會給他這樣的機會嗎?

或許以前還能考慮,但現在絕對不可能,就因為歷史鏡獎勵了劉嬰成年人的智慧。

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兩歲孩童,和一個擁有成年人思維以及智慧的皇帝,區別有多大可想而知。

既然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王莽自然不會收手,也不能收手,更加沒有退路。

所以,只見王莽恭敬的對劉嬰行了一禮道。

“陛下,百姓疾苦,民不聊生,為了這天下百姓,老臣唯有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聽聞這話,劉嬰苦笑了一下,果然還是如此啊。

歷史鏡的獎勵非但沒有給他任何幫助,反倒是成了逼迫王莽下定決心的關鍵因素。

隨著王莽話音落下,一旁的眾臣也是再度高呼。

“臣等懇請陛下禪位。”

沒有任何辦法,劉嬰不答應也不可能,最終,在所有人眾望所歸之下,王莽登上了那最高的位置,皇帝位。

延續數百年的西漢,在這一刻被畫上了句號。

王莽登基,劉嬰禪讓帝位,這一切在西漢末年都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對於皇朝的更替,百姓們好像並沒有什麼牴觸,尤其是在聽聞繼位者是王莽後,居然還有不少人支援。

成功登上帝位,王莽這才有時間檢視起歷史鏡給自己的獎勵。

獎勵名為未來提示一次,一開始還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但當王莽接受完獎勵之後,他整個人都震驚了。

這居然是預知未來,透過這次獎勵,王莽看到了未來自己會犯下的錯誤。

這對於王莽來說實在是太珍貴了,這意味著,王莽完全可以規避這些錯誤。

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歷史上,王莽雖然成功建立了新朝,可僅僅也只存在了短短十五年時間。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王莽自身的問題,或者說是他的那些政策有問題。

倒不是說王莽上位後的政令昏庸,恰恰相反,王莽上位的很多政令都極為的不錯,為國為民,出發點絕對是好的。

可壞就壞在,王莽的想法太過超前了,以至於根本就不適合西漢末年這一時代。

就比如王莽下令所有田地歸於國有,按照人口由朝廷統一分配。

再比如廢除奴隸制,禁止人口買賣,提倡人人平等。

還有貨幣改革,調控物價,建立朝廷借貸機構,等等一系列措施。

這一系列的舉措,放到後世那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

但放到西漢末年,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