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由大澤鄉掀起的起義震動整個秦國,而那個一直在幕後推動這一切的神秘人也終於出現在了劉邦的面前。

當他知道咸陽那邊有人前來看他時,心裡既有些激動,又有些不安。

來到泗水河畔,遠遠就看到一隊車馬綿延數里,身披甲冑的將士分列兩排,劉邦有些膽戰心驚的從當中穿過,只見一人面朝河水而立,一襲披風兜帽,在風中帶出濃郁的薰香,走到近處,香味愈發濃郁,劉邦抽了抽鼻子,下意識的向後錯開幾步。

從背影而看,對方並非女子,背影卻讓人感到莫名的眼熟,劉邦心裡突然一跳,泛起一絲不妙的預感,直到易小川轉過身來,劉邦的臉色瞬間慘白一片,眼皮不斷抽搐,額間冷汗直流。

劉邦吞了口口水,結巴道,“賢...賢弟.....怎麼是你?”

一年未見,此時的易小川換上了一身黑色肅然的官服,兩鬢和額間的劉海也被壓在發冠下面,梳理的一絲不苟。

整個人不管是氣質還是形象都已和以往大不相同,唯一一樣的,也許就是和之前相同的容貌,以及光溜溜的下巴了。

“若非是我,誰又會平白無故的送你銀錢糧草,助你收攏人心?”

劉邦心中愈發惶恐,這一年來,即便遠在沛縣,他也時常聽到咸陽那邊傳來的一些事蹟,聽聞各地暴亂,陛下急怒攻心嘔血不止,近來身子每況愈下;朝堂也逐漸由眼前的這位川公公以及李斯把控。

眼下易小川親自來沛縣找他,劉邦心知對方絕不只是敘舊,哪怕易小川已經接連資助他大半年的銀錢,可他心裡仍不免有些擔心,擔心易小川記恨當年強徵徭役之事,想要尋機報復。

“沒想到賢弟每日操勞國事,竟還不忘沛縣故兄,真是太讓為兄感動了。”劉邦眼含熱淚,捲起衣袖低頭擦拭眼角,視線的餘光不停打量易小川,觀察著對方的表情變化。

易小川眼中閃過一絲暖意,現在的他早已斷絕了和高要周寂等人的聯絡,就連項羽小月的婚禮都未曾參加,如今聽到劉邦‘情真意切’的話語,心底還是有那麼一丁點的感動。

見易小川眼神柔化,劉邦趁勢拉著易小川的手腕,與之攀談起來,易小川也許久沒有和人說過這麼多話了。

命人準備好桌案與酒菜,兩人坐在泗水河畔,相談甚歡。

其間劉邦旁敲側擊詢問起易小川的來意,易小川直言不避道:“眼下的秦國,風雨飄搖,即將步入傾覆之日,我資助大哥許久,就是想讓大哥廣交豪傑,擁有起義之資。”

“起義?!你想讓我造反!”

劉邦猛然站起身來,目瞪口呆的看向易小川,謀逆造反這種事兒他以前想都不敢想,這會兒聽易小川提起,心裡的第一反應就是:

易小川此行果然是來尋仇的,並且想株連他劉家九族,將他逼上絕路。

易小川微微頷首,擺手讓他入座,笑道:“若非如此,我又怎會給你那麼多銀錢讓你收攏人心?”

劉邦看了眼相隔不遠的刀斧手,森然的刀刃晃過他的眼睛,讓他的眼皮止不住跳了跳。

劉邦心裡隱隱有種感覺,倘若他今日拒絕易小川,怕是這滾滾泗水,就會成為自己的埋骨之地了。

重新入座,易小川瞧出劉邦眼神的慌亂,微笑道:“有關起義之事,你不用太過擔心,我會全力幫你,幫你攻下咸陽,登基稱帝。”

登基稱帝.......

劉邦心情不免有些恍惚,當皇帝誰不喜歡?可成為皇帝之後呢?易小川幫他做這些又有什麼目的?

生性陰暗的劉邦相信以往那個沒心沒肺的易小川,但對於面前這個川公公,卻是抱有十二分的警惕。

“倘若賢弟真能幫我成就大業,我願封賢弟為一字並肩王,和你平分天下!”劉邦將眼底的試探隱去,故作慷慨的握住易小川的手,激動的晃了兩下。

此號已廢,就算得了天下又如何?

易小川輕嘆一聲,幽幽的說道:“不必了,我對天下並不感興趣,待你登基稱帝,我便會隱居避世,再不牽扯朝廷紛擾。”

倘若易小川欣然答應,劉邦心裡還稍微有點安心,可聽到易小川斷然拒絕此事,劉邦原本就提起十二分的警惕又暴漲幾分,眼神瞄向易小川,隱隱中,滿是忌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