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二十四這天是小年,朝陽縣農村這邊有祭灶的習俗。

李香蘭一大早就起來貼烙粿祭灶神。

朱珠、朱玥、朱玲還有朱璇姐妹四個,也都換上了舊衣裳,帶上了報紙摺疊的帽子,挽著袖子開始掃塵,除舊迎新。

一家人忙得熱火朝天,用了半天功夫,就將家裡裡裡外外清掃得乾乾淨淨,幾明窗亮。

“媽,我想吃烙粿。”朱璇扶著門樓的柱子,歪著腦袋對院門口正與隔壁鄰居們閒聊的李香蘭道。

李香蘭知道小閨女是個小饞貓,早上她起來貼烙粿的時候,小丫頭就饞得口水直流了,能忍到現在,已是不易。

“好,媽放鍋裡熱一熱,給你裹一層紅糖包著吃。”

李香蘭笑著,跟張翠鳳說了一聲回聊,關上門就進了院子。

冬天天氣冷,早上貼的烙粿到這會兒,已經變得又冷又硬了。

李香蘭重新將烙粿放進蒸鍋裡,在蜂窩煤爐上蒸了十五分鐘後用三角抓把盤子夾起來。

朱璇喜歡吃甜的,在邊上踮著腳對李香蘭說:“媽,我要多多的紅糖。”

“糖包多了吃得起來太齁。”朱玲捏了捏朱璇的臉蛋。

朱璇吐了吐舌頭,倔強道:“我不怕齁, 我就要吃甜甜的。”

朱志勇也喜歡吃甜甜的, 朱璇這口味,很大程度遺傳了爸爸。

現在家裡條件比以前好了許多, 紅糖白糖這種東西,家裡是不缺的。

李香蘭也不吝嗇,用勺子挖了一勺紅糖,均勻的灑在烙粿上, 隨後, 將圓形的烙粿捲起來,放進朱璇捧著的碗裡。

朱璇立即用筷子夾起來送進嘴裡咬下一大口,烙餅的香軟裹著紅糖的甘甜在口腔裡化開,小丫頭幸福的眯起了眼睛。

“媽, 真好吃, 我這張吃完,還想再吃一張。”

朱玲哼哼:“你個貪吃鬼,我大姐二姐還有奶和媽都還沒吃呢。”

“別爭, 都有,媽早上做得多,夠吃的。”李香蘭溫柔的笑著,一個一個包,每個閨女都有份。

朱奶奶捨不得跟孫女們爭,在一旁笑盈盈的說:“奶年紀大了,吃這個不好消化,奶奶不吃, 給你們幾個吃。”

想到今天兒子也要從鵬城回來, 朱奶奶忍不住又吩咐兒媳婦一句:“志勇喜歡吃這個,香蘭你給他留一張。”

“媽, 都有呢, 夠吃的,廚房裡還有一盤。”李香蘭說著, 將一張沒有裹紅糖的烙粿卷好了遞給婆婆。

“你們吃, 我不吃。”朱奶奶擺手。

“媽, 嚐嚐味兒, 我好久沒做這個了,手生, 不知道有沒有往年做的好。”李香蘭說著,把筷子和碗遞給了婆婆。

朱奶奶知道兒媳婦就是故意這樣說的, 她也沒矯情再拒絕,接過來夾著咬了一口,忍不住點了點頭。

“這烙粿哪家不會做?可做得好吃的,就不一定了。

你這個做的就剛剛好,香得很!”朱奶奶誇讚道。

李香蘭聽了就很高興,接著給女兒們包紅糖。

朱珠倒是不愛吃太甜,讓媽媽意思意思包一點,吃著覺得滋味兒還行。

但她最喜歡的還是媽媽做的紅桃粿,鹹口的, 過油煎一下吃,太香了。

姐妹四個一字排開坐在天井的石階上吃著烙粿, 一邊說笑閒聊著。

朱玥說:“大姐,咱家的店打算開到什麼時候休息啊?”

朱珠想好了,她說:“明天我就準備去市裡一趟, 打算臘月二十六這天營業結束後,就發放獎金和年終紅包給員工們。

年假就從臘月二十七開始放到正月初七結束,正月初八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