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問道得金丹(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三十六章 問道得金丹
張員外發現,最近兒子精神面貌不佳,身體消瘦。雖然到處求醫問藥,仍然不見好轉。
張圓情緒越來越差,與以前的活蹦亂跳的張圓判若兩人。病情竟然越來越重,再後來不吃不喝,自己覺得會不久離開人世。
嘆道:孤孤單單一個人,再活下去有何用,好像是在等死。
張員外只有這一個獨生兒子,心情可想而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問張圓到底怎麼回事?張圓啥也不說。
管家說:“既然公子的病求醫問藥不行,就另想辦法。聽說大彭山有個隱居的道士,神通廣大,無所不能,施法治病,非常靈驗。可以請他來給少爺看看!”
員外聽後,吩咐管家說:“備馬車一同前往,現在就去請他來。”
管家不敢怠慢,快馬加鞭趕往大彭山。
大彭山山高林密,山路崎嶇,馬車難行。二人便下車步行。
翻山越嶺走了半天,走的腰痠腿疼,滿頭大汗。直到天快黑,終於在一座山坡下,找到了道士居住的茅草房子。
看見道士是一位容光煥發的老者,高深莫測,仙風道骨,老當益壯不減當年。
員外行禮後,簡單介紹了張圓的情況,說明來意。道士答應可以前往救人。
在道人那裡住了一夜。第二天,員外、管家、道人馬不停蹄的往回趕。
到家裡後,員外帶道人去張圓的房間。道人看了看張圓,又到房間各處看看,問了一些話。
向員外道:“公子是癔症,胡思亂想,情緒低落,陽氣衰弱,邪氣入侵,造成身體虛弱,如不及時救治,可以危及生命。”
“道士可有辦法相救?”
“辦法倒有,不過?”
“道士怎麼說?”
道士說:“為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處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知才能到外邊。刨樹要刨根,必須張圓配合,才能有效!”
員外說:“一定會按照道長吩咐做,絕不馬虎!”
道士說:“按照公子的病情,只有一個辦法能救他,就是把他帶到大彭山仙人谷,找道長施法救治。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才能康復!”
員外聽通道人的話,為了治好兒子的病。帶著張圓和僕人風塵僕僕離家趕往大彭山深處仙人谷的一處道觀。
大彭山,群山連綿,山高林密、古樹參天、遮天蔽日。
仙人谷在群山的深山裡,去仙人谷沒有大路,只有盤山便道,不能行車。員外找了幾個山裡人,抬著張圓步行進山。
寂靜的山林裡,泉水淙淙,到處鳥語花香、空氣清新,很少見到人。
員外來到院前,見院裡有一個道童,沒等問話,道童即道:“你們是不是找師傅驅邪救人的?”
員外不免稱奇,道人就是有仙氣,竟然先知先覺,員外道:“正是,麻煩你給通報一下!”
道童轉身到屋裡去了。然後道童出來說:“師傅請你們進屋說話!”
員外看見道長是一位容光煥發的老者,鶴髮童顏,目光炯炯,高深莫測,雖年過古稀,仍然是一位仙風道骨的世外高人。
員外向道長說明來意,求道長給施法治病。
道長看了看張圓說:“看他目光滯呆,神情萎靡不振,病情嚴重。病理上叫陰陽失衡,由情所困引起。青年人你過來,坐到我面前來。
張圓鞠躬後說:“書生參見道長!”
“你是讀書人,應該明白人生很難稱心如意,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平凡的人生,該有的遲早會有,過分強求也無用。該失去的遲早要失去,正如人生百年終有一死。倒不如珍惜眼前,要珍惜自己,活著就是福氣……”。
張圓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