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姑說:“我是專門為在桃園裡迷路人指路的。我要是迷路的話,還能給別人指路嗎?你放心吧!”

趙乾問:“桃園這麼大,一眼望不到邊,裡邊又沒有路,你為什麼不會迷路啊!”

仙姑說“我想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說天空大嗎?”

趙坤說:“大!”

仙姑說:“與天空相比,樹葉大嗎?”

趙坤說:“不大!”

仙姑說:“天空能擋住人的眼睛嗎?”

趙坤說:“不能!”

仙姑說:“樹葉能擋住人的眼睛嗎?”

趙坤說:“能!”

仙姑說:“擋住人們視線的、迷失方向的、阻礙人們前進的,往往是生活中的一小片樹葉!有人說,如有來生,我願為樹,一葉之靈,窺盡全秋,你們都明白這話的意思吧!”

趙坤說:“仙姑說的極是!”

仙姑說:“你們在仙桃園,最直觀的道理,就是因為桃樹的枝葉遮擋了你們的眼睛,沒有參照物,所以迷失了方向。如果不是遇見我,你們怎麼樣才能走出去呢?”

趙乾說:“仙姑!如果爬到高大的桃樹上,看清方向在走,一定可以走出去吧!”

仙姑說:“不說你即使爬到樹上也看不清方向,因為,你不可能站在樹稍上去看,仍然會有桃樹的枝條擋住你的眼睛。”

趙坤說:“差不多能看到山的方向就行!”

仙姑說:“就算你看清了方向,你從樹上下來,再走的時候,能保證一直往前走直線嗎?你能保證不轉方向嗎?再說天黑了以後,你還能辨別出方向嗎?不知道東西南北了你們怎麼走啊?”

趙乾說:“仙姑!你說這不行,那不行,那該怎麼辦啊!”

仙姑說:“有兩個辦法,一是求救,大聲呼喊;二是在呼喊不到人的時候,根據桃樹的向陽面確定方向,這個其實你們應該知道的,到實際應用時怎麼會忘記了啊!”三個人恍然大悟。

趙乾說:“仙姑說的對,應該都是知道的,我們怎麼沒想到啊!”

仙姑說:“同樣的道理,就像你們考試,雖然學習許多知識,進入考場,拿到試卷也會有感到有無從下手的感覺。方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啊!對吧!”

趙坤說:“仙姑!還是你高啊!佩服。佩服!”

仙姑說:“你們都知道集腋成裘、積水成河,積沙成塔,不積小流無以至江海的道理,對吧!你們讀書識字,也是從最簡單的字學起,從每個字的一筆一劃學,認、讀、念、背、寫,積少成多,然後才能自己看書、寫字、做文章。

張圓說:“仙姑說的極是!”

仙姑說:“我天天在桃園裡,與桃樹朝夕相處,目之所及,差別、變化均記在心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日久天長,日積月累,桃園的一草一木都熟悉了,所以,在桃園的任何地方,我才不會迷路!”

張圓說:“仙姑!在那麼大的桃園裡,你一個女人家,遇到過什麼危險的事嗎?”

仙姑說:“遇到過啊!可危險了!想聽我給你們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