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光陰流逝,李公子也漸漸長大,如今已是一個十三歲的高大少年,長得與父親差不多高了。

但是他益發美得驚天動地,傾國傾城,每到一處都會吸引無數人圍觀,人們肆意對他品頭論足,讓他不勝其煩。

這不由讓人想起歷史上讓人看死的美公子衛階,長得美固然是天恩眷顧,但讓人看死未免是悲劇了。

李美人雖然是個貶義的稱號,但隨著他名氣越大,不僅從江南傳開,還傳到了達官貴人的耳中。

這世上的人形形色色,有的達官貴人癖好獨特,所以無不以能一睹其芳容為榮幸。

但李美人的家世可非同一般,誰又能招惹大名鼎鼎的放鶴園,除非想打著燈籠上茅坑——找屎(找死)!

悠悠六年,在漫漫人生中只不過是個片段,但對於李公子來說卻是極重要的時刻。

因為六年前招受的奇恥大辱,也是他奮發向上的動力。

儘管母親非常寶貝,捨不得他吃苦,可是他卻發了瘋般煉武,他要臥薪嚐膽,一雪前恥。

只是他在進步,別的世家弟子也在進步。然而想要一雪前恥,還要經歷漫長的等待,然而老天會給他機會嗎?

白素素喪禮,放鶴園當然會參加,但這個節骨眼上,卻不是個好的機會。縱然他能戰勝白嘯世,也會給人說勝之不武。

如今的他琴棋書畫無所不精,因為半年前他被老祖看中了,老頭兒突然有了興致,要親自教導他。

儘管李見琛原先的師父也是當世最出色的,可是與學究天人的放鶴老祖相比,還是相形見拙的。

他自小除了讀書練武也更喜歡下棋,閒來就愛與書童畫竹下幾盤。

長年的下棋確實會使他變得城府深沉,喜怒不現於形,這對於情操的陶冶是非常有效的。

而李秋芳恰好也好這一口,經常把兒子叫來下盲棋。

這對於開發兒子紫府是很有用的,經常下盲棋運用的腦力可不是一星半點,初時李見琛常覺頭疼,神思不足。

徐夫人果然心痛寶貝兒子,命人購來補腦的天珍地寶給兒子補充營養。

時間長了,李見琛不僅記憶力大增,神識也比常人靈敏得多,這對煉暗器來說非常有用的。

而李秋芳卻如秋天的枯葉,面色一天比一天憔悴,身子更加消瘦,咳得也越來越厲害了。

或許是知道陪伴兒子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他每天和兒子下棋三局,雷打不動。

徐夫人儘管心疼丈夫,但也無力阻止,只能暗自垂淚,她多麼希望丈夫生前能抱上孫子。

距離寶林苑打架事件已經六年了,但是有些事可以忘卻,有些事卻不可磨滅。

如李見琛對世少的恨,隨著他年齡越長越大,卻更加強烈,但他卻將它深深隱藏起來,從不輕易表露,這讓徐夫人很是欣慰。

一個人若是給仇恨矇蔽了眼睛,那麼一定會做出喪失理智的事。

十三世家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世家間關係錯綜複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每個人的成長,都會遭受磨難與挫折,一個人若是太順利,反而對將來的發展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