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了領導簽字,新年特刊就成功了一半。

報社工作人員幹勁十足,幾乎沒有人提前請假回老家過年。

當然,大部分工作人員原本就是宛都市人,或者雖來自各縣但入職報社之前就生活在宛都,真正剛剛來宛都的除了周道本人,其他人都算是老宛都人了。

周道要不要回家過年?

在這種情況下,顯然是不行的。

他要抽空給老媽打個電話,但這個時候臨近春節,周來生這小子估計天天趕集辦年貨去了,打了電話根本沒人接。

現在迫切需要在大周莊家裡裝個電話。

要不要請曹剛幫忙?按說這件小事,給他打個電話就解決了。

然而透過楊陽這件事他明白一個道理,儘量不要在小事上授人以柄,因為如果讓曹剛幫忙,他肯定得免費給你裝,這樣的話哪一天被某些好事者挖到線索,就是一個以權謀私的例證。

更何況裝電話這等小事,完全沒必要欠個人情。

要是讓老爹親自去郵電局申請呢?先不說現在農村私人電話好不好申請,就老媽那脾氣,第一個不同意,“有大隊部免費電話不打,花那錢做啥?”嗯,一準這想法還沒出周家小院,就胎死腹中。

好吧,反正之前老爹老媽知道他一切安好,這事容以後再說。

過年還是要寄錢回去的,這個時代也沒有銀行卡,周道專程去了一趟郵局,決定匯錢回去。

匯多少呢?一萬?五千?他覺得這些都會把老爹嚇壞,不單是怕他擔心兒子是不是搞了投機倒把生意,否則錢咋那麼容易賺?最重要的老兩口去取錢,害怕被人盯上,弄得晚上睡覺不踏實。

少不得還要被老媽數落一通,於是猶豫來猶豫去,匯了兩千回去。

雷雪莉這邊,他給了一千,讓她送回去給丈母孃過個節,雷雪莉則滿臉狐疑的看著他:“周道你生意有這麼好?你一個大主編一月工資也不過兩百多,做生意需要錢,你給這麼多錢我媽就會認個好了?”

周道,“做兒女的,上一輩人認不認好重要嗎?”

雷雪莉攀著周道的脖子,忽然聲音低沉的說,“要是我爸活著就好,他從來不盼著我能有多少錢孝敬他,只希望我能過得好。”

周道擔心又會勾起她的傷心事,引開話題道:“去中夏大學校考的事準備得怎麼樣了?需不需要我幫忙?”

雷雪莉果然心情好多了,“有你的經濟支援就夠了,我已跟同學約好了,過完年提前一週去梁都,聽說那裡的文化氛圍很好,我們先到中夏大學參觀參觀。”

……

臨近小年,財務李大姐已帶著出納小姑娘一起去中心市場採購年貨,報社有十幾號人,採購起來量也挺大,那些賣雞的店、賣魚的店、賣牛肉的店,賣菸酒的店……一聽數量這麼多,都高興得合不攏嘴,那種殷勤是李大姐之前在臺裡工作所沒有見過的,立馬就有了自豪感。

“領導,你是熒屏報的呀,報紙辦這麼好,你又採購這麼多貨,我要附送一份……”

過去小商販都是你買個東西跟你討價還價,沒想到這還有主動提出附送的,這讓財務大姐覺得能成為宛都熒屏報的一員,挺驕傲的。

因為怕電視臺其他同事看著眼紅,報社員工都是分批去中心市場領福利的,易磊和馬均之前在中夏石油報工作,過節也不過是分一罐液化石油氣,這是第一年過節這麼豐盛,心裡那個高興。

“主編有魄力,掙了錢敢發,這是我第一次覺得工作有奔頭。”易磊說。

“你拉倒吧,這哪叫有奔頭,簡直就是夢幻。你知道我愛人春節發了什麼,發了兩套縷花枕套,你說說,你一個抽紗廠國慶發枕套、元旦發枕套、春節還發枕套,我家哪用得了這麼多,我又不是開枕套店的。”

易磊笑道,“你這還是好的,我一發小,媳婦在一個鄉鎮小廠上班,過年發鞋墊,因為這個廠子只生產鞋墊,害得發小媳婦拖著他晚上去擺地攤……”

“看來,我們來報社是來對了?從省直單位,到地直單位,一開始你嫂子壓根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