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磊帶著周道到印刷廠檢視。

印象中,上一世這個廠就在濱河邊,是個鄉鎮小廠,沒想到這一世,這個廠還在。

嗯,還是那個鄉鎮小廠。

不得不說,易磊找到這個廠是沒花什麼功夫的。因為這個廠離電視臺不過一公里的距離。

但很快他就發現,易磊找的這個廠生產裝置簡陋,是真正的鉛字車間,也就是說,這個廠子還停留在鉛與火的時代。

其實這個時代,全大華國,真正告別鉛與火時代的印刷廠還真不多,光與電的時代才剛剛姍姍來遲。

印刷廠光線較暗,印出來散發著油墨味的報紙初稿剛剛出來,編輯部的編輯們在低著頭校對,看到周道和易磊進來,一齊點頭示意道:

“周主編,易主任。”

周道點點頭,拿起校對的報樣,老實說,雖說用的印刷設施簡陋,但因為宛都熒屏報一開始就注重版式設計和題圖、插畫的現代風格,整體上來說,還過得去。

“離陽曆新年沒幾天了,元旦前能不能把創刊號順利的印出來?”

周道問詢道。

印刷廠廠長熱情的陪笑道:

“周主編,我們廠職工現在是加班加點,如果校對及時,三天內能開機,就一定能印出來的。”

“那就辛苦你了!”周道拍拍廠長的肩膀,“因為是創刊號,我們的編輯沒有現成的經驗,當然,你們過去也沒有印過報,所以大家可能會有個磨合的過程,互相要多些理解。”

廠長:“那當然,我廠一定全力配合。”

“另外,關於印刷費的事,9分錢不算高,我們可以在報紙底欄打上你們廠的名稱,所以我建議印刷費減半,你看怎麼樣?”

廠長一臉為難,“我們廠是小本生意,你看,這材料費,人工費,都開支不少,而且新聞紙,我們找的都是上好的質量,你這一下子減半,我們本錢都不夠了。”

周道笑道:“開機印刷三萬份,我們會第一時間覆蓋全宛都城的,這個廣告效力有多大,你想過沒有?”

廠長看周道態度堅定,勉強的點點頭,“第一次印刷,我們不賺錢,但是等到下一期,不能再以這個價錢了,否則我們廠就該關門了。”

周道呵呵一笑,“好,就這麼著!”

編輯部校對的編輯暗自低聲交流:

“周主編這麼會砍價,既有文化又有商業頭腦。”

另一個悄聲說:“嗯,這事咱們做不來啊。總得給人家留點賺頭。”

晉未雪聽了,低聲說,“注意,背後議論領導是不對。何況領導這麼做是為了大家。”

論論的人不作聲了。

其實周道都聽到了,文化人嘛,喜歡議論是正常的,不必當真。

他倒是多看了一眼晉未雪,這位女編輯長得有模有樣,又有集體意識,從她壓低聲音生怕周道聽到來看,她並不是為了討好誰,而是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嗯,這樣的人要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