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要把小報辦成大報(第2/2頁)
章節報錯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有人回答。
馬均是新聞科班出身,他介面道:“新聞三段式,這是標準的新聞寫法,按說應當遵循這個方法……”
周道打斷他的話,堅定的道:
“我要說的是,對日報行,對我們宛都熒屏報,這種方法不行!”
被主編一句話否定,馬均臉色難看,但他沒有反駁,其他人則屏住呼吸,等著周道的下文。
“理由很簡單,你用這個方法,寫出的文章跟日報一樣,人家日報報紙已報匯出來了,你過了一週才報出來,早成舊聞了,還有人看嗎?
沒有人看,人家會覺得你有必要浪費紙張嗎?沒必要!這張報紙還想讓人掏錢買,誰傻?
連看都不願意看,還會買嗎?肯定不會!
所以我們的方法必須區別於日報,日報告訴受眾‘發生了什麼’,而我們呢,告訴受眾‘為什麼發生’!”
周道這一說,其他人都覺得明白了點什麼,紛紛交頭接耳,“周主編不愧是獲得過大華新聞一等獎的,厲害!”
“我幹過幾年新聞工作了,就沒聽過這麼新鮮的觀點!”
“……”
周道接著說:
“所以我們要求,我們的新聞要發掘新聞內幕,日報從正面寫,我們從側面
入手。
日報跟電視、廣播搶新聞的時效性,時間倉促,不可能做深入挖掘,而我們有一週的時間找到最有話題性、最熱點的新聞進行深入挖掘,這樣一來,我們就跟日報區別開來。
這就好比,日報給讀者看的是檔案,是歷史大記事,而我們給讀者看的是故事,是歷史話本。
這麼一來,哪個更受讀者喜歡?肯定是後者!”
在坐的編輯記者聽得上癮,紛紛說:
“周主編講得太好了,我們有方向了!”
馬均聽到這兒,心悅誠服的說:
“主編,我懂了,你的話對我來說可以說是醍醐灌頂,我要組織記者部的同仁反覆學習,認真討論,形成新的採訪思路。”
KAO,這是王全式的馬屁?
周道想吐槽:你還算個文人嘛,但覺得他說的話挺讓人受用的,便微微一笑,接著道:
“所以說,我們報紙無論是編輯還是記者,所編所寫的文章,一律不能是八股式的,我們需要文筆!文筆!文筆!重要的事說三遍!
文筆是可讀性的基礎!
舉個栗子,關於嶽武穆的的故事,我們不能僅僅做歷史簡介式的介紹,而是類似於《說岳全傳》表述,讓群眾喜聞樂見。
當然,我們同樣要有論證有資料,避免辦成地攤小報……雖然,我們本就是張小報。”
這句話,說得大家都笑了起來,氣氛頓時輕鬆起來。
“但要把小報辦成大報,則是我們要面臨的課題!要知道,我們這張報紙是宛都地區有正式刊號的第二份報紙,在讀者心目中,並不是一張小報,如果避開劣勢,發揮優勢,我們很容易後來居上,成為宛都最有影響力的報紙。
所以說,我們每一個編輯記者,都要嚴格遵循以上要求的規則!”
眾人表情肅然。
周道把目光轉向設計部,因為這個部此前出現的一個爭議性問題,現在必須要拿到會上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