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你在宛都官場,就像一根蔥(第2/2頁)
章節報錯
鄉鎮的通訊員一般分正式的和非正式的,但不管是哪一類,待遇條件都一般,而且大多住在鎮政府宿舍,也就是後世說的“筒子房”。
鎮政府有食堂,也可以自己做飯,自己做飯就是在屋子前簷下放一個蜂窩煤爐,坐上鋼精鍋或炒鍋做飯炒菜。而廚房則是門後的一角,一個簡陋的案板,擺放上碗筷切刀等用具,一般用一個簾子把床鋪分隔開。
這樣的房間頂多有兩張椅子和一張三鬥桌,唯一可以藏秘密的就是那張三鬥桌,可以掛上一把小鎖。
但一般情況,一把起子一別開,秘密就不存在了。
周道腦補了下通訊員宿舍的場景,最後得出結論:他需要承受的風險太大,如果他心不夠大,估計屋裡放著這份材料,他每晚覺都睡不好。
看來他找機會把這份材料送出來,是明智之舉。
他唯一的風險是自己是否選對人,當然,他肯定是經過數次別人的經驗總結才做出的決定,不過他運氣好,交給了我周道。
細細翻閱,發現雖然顯山礦石亂採現象盤根錯節,但其實只有一條:層層保護。從下到上,其實形成了一條完善的保護鏈,甚至調查組也只是來走走樣子。
這裡面列有一連串人名,不出意外,果然有方君亭,當然還有一些陌生的名字,這些名字的職務甚至牽扯到基層執法部門,周道一一記下,以便以後透過更多方式交叉印證。
通訊員不愧是搞文字工作的,材料書寫邏輯性很強,而且列有日期、資料、事件由來,給大華國可能造成的財產損失,雖然,這些都是他個人的評估,但看起來相當觸目驚心。
當然,材料中也列舉了鎮裡的一股清流,出現的名字字尾為某某鎮長,雖然不排除有站隊的嫌疑,但也說明所列名字跟方君亭是對立的陣營,嗯,這點非常重要。
但是對於鎮以外的關係網,則描述比較模糊,這也難怪,因為通訊員自身的級別較低,他可能無法接觸到這個層級。
這麼看來,周道寄予厚望的材料雖說豐富了喬華給他的舉報材料,但並沒有特別大的突破。只能說互相印證。
這已很不錯了。
周道把材料放在桌上,閉目沉思。
此時天已昏暗下來,看看雷雪莉還在熟睡,他站起身直直腰,雷雪莉畢竟嬌弱,讓她多睡一會吧。
剛剛收拾好桌面,準備把材料放在一個保險的地方,周道忽然有了新發現。
原來最後一頁還有一張連頁,他沒仔細看,這個連頁因為換了只圓珠筆書寫,筆痕較淺,所以被之前忽略了。
上面只寫了一段文字:某年某月石非明隨軍用吉普一行人來顯山鎮,與方君亭一同進顯山礦區,此時顯山礦區已被上級封礦數月,但礦區仍有礦洞在暗中作業。
石非明,軍用吉普……周道眼前一亮。
這個名字好熟悉……石非明,這不是上一世中夏省落馬的一位廳長嗎?嗯,此人現在還是宛都市的副市長,雖說宛都現在還是縣級市,但宛都是地委和行署所在地,其地位和可調動的關係網路非一般的縣級領導可比。
通訊員寫上這一段文字,看來是有特別用意的,石非明的級別很高,他幾乎能以接觸到,又加上軍用吉普的敏感性,他不能自己主觀推斷,於是巧妙的運用實事陳列法:我只記錄了我所見到的,至於背後有什麼交易,我不知道,我也沒瞎猜。
通訊員用了一計草蛇灰線法,讓閱讀到此材料的人自己去調查,尼碼,這心機也太深了。
透過這段文字裡描述的石非明與軍用吉普,結合今天單少的車駕與小王的採訪車擦肩而過,基本可以鎖定單家與顯山礦有利益勾連,只是需要進一步證據。
然而石非明,這是個在宛都官場正處於上升期的人物,他可能不是孤立的,也不大可能是一個人,否則不可能有能力連工作組進礦區都滅失了訊號。
周道心情大振,就像一個空守了幾天的獵人忽然看到獵物出現。
要不要向喬華報告?
嗯喬華要的是一個新聞內參,但他其實還暗示周道需要一個更詳細的內參中的“內參”給自己,這一點他雖沒有明說,但用意很顯然。要不他為什麼不找別人,只找你周道?那是因為你周道在宛都“官場”,就像一根蔥,青是青,白是白,還沒有被汙染。
這才是最可靠的。
利用現有材料,寫個大而化之的內參基本可以動筆了,但這不是喬華要的全部,既然任務還沒有完成,那去找他彙報什麼?
我發現了線索?沒有結果光有線索有屁用?難道讓他調公安處的力量來立案調查?他又不是分管那一塊,剛來宛都屁股還沒坐熱,這不現實。
看來,還得靠自己,他需要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更多佐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