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這是誘導採訪?(第1/2頁)
章節報錯
看周道的表情,方君亭覺得剛剛自己拒絕他們去礦區拍攝是不是太不妥了?如果他們執意要去呢?自己是攔還是不攔?
這個人為什麼要去顯山礦?是無意還是有意的?
按理說,顯山礦名氣大,一般的記者想去看一下礦,也在情理之中,這麼說他是無意的?
然而此人總有一種讓人捉摸不定的表情,他也說不清究竟是什麼讓他覺得難以把握。嗯,也許是自己過慮了,他應當不屬於後者。
自從礦區濫採被曝光後,不少記者來採訪,但方君亭都以無心之過塞搪過去了。現在大華國改革開放,既然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總要放開才行,村民們採礦賺點小錢,也是響應政策嘛。
這一招還挺管用,大多數媒體在批評亂開濫採時,都不忘加一句“客觀”的評價,村民對礦產價值認識不足,導致開採亂象。
這一句話,就把顯山鎮方君亭他們的責任撇清了。
而眼前被他們稱為周組長的人看起來年紀不大,應當不會有什麼問題,糊弄他一下就行了。
有了這個統一口徑,我不相信在我顯山鎮,一個年輕記者還能把我怎麼樣了。
“方書記,剛剛你談得非常好,這樣,我們這則新聞還需要一個致富的典範,聽說顯山鎮最早的萬元戶叫方包天,我們想採訪一下他,最好能拍到一些家庭環境,可以直觀的說明顯山鎮居民生活水平的變化。當然,這都是在以方書記為首的領導班子正確領導下實現的。”
最後一句話聽起來舒服,方君亭沉吟一下,說:“好,那我陪你們一起去。”
周道心說,礦區的情況我早就掌握,就知道你會推託,嗯,你能推一不能推二,方包天家才是重點。
他不易察覺的露出微笑,跟何景和魏麗麗示意一下,三個人一起坐上小王的麵包車。
小王問:“去哪兒?”
周道:“跟著鎮政府的車就行了。”
他其實知道地方,但讓基層幹部引道,不但更合禮儀,也不會讓人覺得異常。
鎮政府有一部燕京吉普,草綠色的,晃晃悠悠的走在前面。
今天是逢集,集鎮上人來人往,街道兩邊擺滿了賣蘿蔔大蔥、針頭線腦的小商販,也有不少人家把多餘的糧食擺在集市上賣。
當然,也有外鄉的鐵匠,把打製好的犁鏵、鋤頭、钁鐮、牛旋環等鐵製農具,擺在街邊售賣……豬崽、羊羔、生雞、活鴨等等,只要是鄉下有的,基本上在這裡都能找到賣家。
這個時代商品經濟還不發達,一般集鎮就是土特產的天下。
村人們則把逢集當成節日,在農閒季節,往人堆裡湊湊,體會摩肩接踵的感覺,也許轉悠半天,什麼也沒買,但圖個快樂。
這不禁讓上一世飽受疫情之苦的周道感嘆,沒有疫情的日子真是好啊!
方包天在鎮子的中段,這是鎮子的黃金地段,佔據了大約五十米寬的多個門面。
與其他人家不同的是,其他人家門前很多亂擺攤的,而方家則寬寬敞敞,門前鋪設了大理石地板,而且邊緣種了花草樹木,顯得與眾不同。
鎮政府的燕京吉普一停,就有屋門大開,走出來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年輕人,向正下車的方君亭打招呼:“二叔來了?”
周道耳朵尖,一聽,心道,原來這是一家人?難怪方包天在顯山鎮這麼牛,嗯,方君亭,這是第一層保護傘。
小王把車停在另一邊,透過車窗,何景目光一滯,不由看向周道,“組長,門口那人好像是另一個版本的周道誒。”
周道當然看到了,淡然道,“那人叫方少。”
“你怎麼知道?”何景問道。
“我來過顯山鎮,有人把我當成這個人。”
魏麗麗持不同意見:“我沒看到你們有什麼相似之處?僅僅是五官相像?完全不同的氣質,我產生不了你們相像的聯想。”
你這是正面誇我?別說,心裡很受用。
周道表情淡然:“嗯,小魏說得對,我懷疑何景對像與不像存在誤解,不知道像的最高境界是神似,而不是形似,何景,水平有待提高啊。”
何景懶得理他,自顧去扛攝像機。
方君亭下了車,並沒有立即進門,而是等著周道一行,等他們走近,幫他們互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