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一切等報完到再說(第1/2頁)
章節報錯
“為什麼不要補貼?”
張凱有點不解,剛剛不是還在叫窮嗎?
生活困難也不想麻煩臺裡,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事不管發生在哪個部門,都會讓領導臉上特別有面子,有這麼好的屬下,說明部門領導教導有方。
現在不是講奉獻精神嗎?周道就是專題部最有奉獻精神的人!張凱內心一陣感慨,於是借題發揮道:
“我們看看周道同志,並不像有的人,一有利益眼睛都紅了!”
不過這種搭鋸帶沫的話沒有人應聲,連廖中群都把眼皮沓拉下來了,大家心裡都有數,你影射誰呢。
張凱雖然不喜歡孫廣勝和廖中群,但他們都是臺裡安排的胄,魏麗麗更是一個超脫的存在,張凱也不想因為表彰一下週道反而激發內部矛盾,於是適時改口道:
“當然,我說的不是咱們專題部,是臺裡的某些人。
不過周道,有困難提出來不丟人,我們是個大家庭,我做為專題部主任,能讓大家生活上沒有後顧之憂,這是我的責任。”
真是好領導。
周道:“真的非常感謝張主任的關心。按說這對我來說是件好事,我應當坦然接受才對,但是,我最近可能有些情況,需要向張主任和大家彙報一下:
前幾天我接到家裡電話,我被宛都大學錄取了,錄取通知書已發到家裡,因為時間緊急,加上宛都考古所的譚所在等省考古隊專家,所以我就私自回了一趟家。
辦理好了報到的手續,這兩天我就得去學校報到,可能會住校。
至於工作方面的交接,這要聽張主任的指示!”
廖中群聽了吃了一驚,不是說周道高考考砸了嗎?怎麼又起死回生了?
張凱表情更加複雜。
他把周道從省城裡帶回來,原本抱著試試的態度先用一下,所以一直沒有把周道的人事關係調入電視臺提上議事日程。
按理說,周道獲了全國新聞一等獎,就這個成就,破格農轉非在宛都是有先例的,農轉非辦了,關係轉進來了,就相當於給他繫了個繩子,他也不會說走就走了。
然而現在這種情況,讓張凱說話沒有底氣,你若說“你為什麼說走就走?”可你又沒幫人解決編制問題,一個臨時借用的身份,讓張凱想表達不滿都沒有底氣。
魏麗麗在自己的本子上畫著圈圈,這時停下來:“周組長,你這要是上學走了,咱這個組就算解散了!”
魏麗麗的這一番話,雖說是在挽留周道,但卻讓張凱略微難堪,他頓了頓,表情恢復平靜,隨意道:
“你讀大學的事,喬老師……啊,地委新來的喬副書記之前已跟我透露過了,我當時還不太在意。沒想到周道你還真夢想成真了。”
廖中群和孫廣勝不由暗想,頭兒稱喬副書記是“老師”,難不成他們還是師生關係?
孫廣勝試探道:“張主任曾師從喬華書記?”
張凱不願在這個問題上多談:“喬副書記是新聞前輩,我們都是他的學生。”
這明顯是避重就輕,孫廣勝被繞了一道,也就不再問。
張凱接著道:“周道,你要深造,這是好事,但學習的目的還是應用,臺裡會給學校協調,在不耽誤你學業的基礎上,兼顧一下臺裡的工作。
你做為我臺唯一獲得過大華國新聞一等獎的新聞工作者,臺長肯定會盡力爭取的,至於這個度如何把握,我想領導能把握好這個度。”
這是給自己留了一道門?
周道覺得出乎意料之外。
他原本想的,自己一進入宛都大學,電視臺的工作就得交接清楚,如果這樣,自己各方面的發展都會受限,畢竟一個學生,跟在地直宣傳口工作的招牌比起來,前者與後者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好的,我聽領導安排!”
周道答應得很乾脆。
既然宛都電視臺還給他留著位置,那肯定還有一份工資,這真是意外之喜。
雖然,他早已不靠這點工資過活。
就他目前的現狀來說,他要的是保留這個身份,有了這個身份,很多看似死局的事情,就可以盤活了。
……
散了會,張凱陷入了深思。
老實說,喬華調宛都任地委副書記,張凱事先並不知情。甚至吳臺長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