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爺大約是認出了小武,點點頭:“我記起來了,老輩子人是說過這是洪武爺年間修的,抵抗過反王。”

這叫互相印證?

譚雲,“大爺,你家有沒有從這些石頭牆下邊撿來的老物件?”

大爺一聽,警覺起來,“沒有!我知道這都是國家的,撿到也交給政府了。”

這覺悟……

然而那目光卻像說,你把我們當盜墓賊?我們可知道那是犯法的。

……

從表情一看,就有貓膩,大爺是防備著我們呢。

訪問中斷。

老頭轉了身轟著小孩兒們進村,把譚雲、周道他們涼在這兒。

幸而何景沒有錄,否則又浪費膠捲了。

周道笑道,“譚所長,你這是職業習慣啊,看村民個個都是盜墓賊。”

譚雲一大把年紀了,居然抖機靈:“你怎麼知道?”

周道:“……”

“我們不能說村民是盜墓賊,他們世代生活在這地方,有點古物是正常的。很多年前有一次,我到丹水考察,四處尋找考古證據無著,大晌午口渴,就去老鄉家要口水喝。

結果此時老鄉正在餵豬,我無意間發現,這個老鄉用來餵豬的食‘盆’居然是一隻青銅鼎。”

周道兩眼放光,“你把這個豬食盆買下來了?”

譚雲詭秘的一笑,“你猜?”

“我猜你拿一包餅乾換回來這個豬食槽了。”

譚雲立馬認慫,這裝逼一點意思也沒有啊,這個周道怎麼什麼都知道?

他的眼睛流露出洩氣的表情:“你怎麼知道的?”

周道裝做沒事人一樣:“你猜?”

……

其實這個故事上一世流傳很廣,讓那些想一夜發財的文物販子眼紅,誰都想去碰碰運氣,萬一走了狗屎運,一包餅乾就暴富了呢?

周道甚至也有過到山裡轉轉的念頭,心想那個玩文物的傢伙真是運氣太好了。

只是這一世他才知道,原來這個故事的主角就是譚雲。

小武聽了兩個人的交滾談,還是不太確定:“譚所長,原來這個故事是真的?青銅器鼎,最起碼是先秦的,譚所長可是賺大發了!”

眼神流露出豔羨之情。

這個鼎要是放到現在,黑市少說也得百十萬,那可是個無價之寶!

幾個年輕人看譚雲的眼神都不一樣了:原來我們都是有眼無珠,眼前這不活脫脫一百萬富翁!

至於這鼎出沒出手,大家也不好問,這是人家的秘密,你若非得問就顯得沒禮貌了。

何景也不是第一次聽過這個故事,今天不同的是遇到了當事人本尊,他有點心動,“要不我們再進村碰碰運氣?”

“碰個錘子!你沒看到剛才那位黃牙大爺,一聽古物這話,立馬都不理我們了,明顯是跟我們劃清界限。

要不,我們沿著這堵長長的石頭牆,往裡面走走?”

周道覺得,沒有物證,最起碼先秦物證,譚雲這個油滑的倔老頭是不會承認這是楚長城的。

這樣一來,不但這一趟白跑了,而且楚長城的專題也泡湯了。

往前走,說不定就有意外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