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義聽了李勇的陳述,轉頭看向周道,“這是你想出的主意?”

周道沉穩道:“是的,臺長,我之前看過一篇文章,分析了新聞傳媒的發展和未來的趨勢,從第一份帶有新聞性質的報紙到電影的出現,經歷了數百年,而電影出現到電視的出現,僅僅只過了30年。

電視對電影的衝擊,現在已經顯現出來了,毫無疑問還會加速。

而且隨著電視機的普及,電視很快就會主導人們的生活。隨著電話走入市民的生活,市民在看電視的時候,透過電視播放,直接打電話購物,既可增強人機互動,又能促進產品銷售,如果運作得當,可成為電視臺的一個拳頭欄目。

從趨勢上看,即便我們現在不搞,其他臺看準時機,也會陸續上馬,也就是說,隨著社會的發展,電視購物一定會慢慢興起。”

周道長篇大論的說了這麼多,但卻沒說他在哪兒看過這篇文章。

因為此時電視購物作為新生事物,在大華國還沒有出現,真正出現,還要等八年以後的燕京電視臺的神操作:電視購物頻道。

而對電視購物地研究,肯定得等到它出現以後。

如果臺長追問起來,他可以說在火車上或者在書攤上,總之只要說忘記出版物叫什麼名字了,就能矇混過關。

當然,以臺長的素養,也不會刨根問底。

果然,吳長義點點頭。

但他提出了一個疑問:“現在電話的普通率並不高,雖然宛都是人口大市,電話號碼明年就有望升成6位了,但如果現在進行電視購物,其可及性會不會受影響?”

李勇點點頭:“臺長說得對。”

周道看了李勇一眼,這個張狂的傢伙,怎麼一下子變身舔狗了?他微微一笑,認真道:

“肯定有影響,但既然是未來的趨勢,一定早著手更好。我的想法是,可以先做個嘗試,電話約訂與線下訂購相結合,投入少量的暢銷產品,如果銷售情況好,就為我們開闢了一個新的創收欄目。”

吳長義略一沉思,“我覺得這個想法好。一開始做不求效益,只要能把欄目做起來就成。至於具體怎麼操作,由廣告部來策劃。李勇,周道雖然是專題部的,但這個想法是他先提出來的,所以由周道深度參與進去。

至於張凱那邊,我去跟他說。

周道,如果張凱有意見,你要兼顧兩邊的工作,是很辛苦的,你可受得了?”

周道挺了挺腰桿:“年輕人就是要多迎接挑戰,臺長放心,我一定會專題部、廣告部工作兩不誤的!”

吳長義站起身:“好,喬總編給你寄予厚望,希望他沒看錯。”

……

跟李勇下樓,李勇邊走邊說:

“剛才臺長下了指令,我這會兒反而有點擔心了。

周道,我過去可是做無本生意的啊,企業給錢就上,現在要做產品,這欄目開了,產品從哪兒找?找不來產品,我這在臺長面前牌子就砸了,你可別給我下套。”

“李主任是聰明絕頂的人,區區一個周道能給你下得了套?”周道笑道。

“得,你別咒我,我正擔心掉頭髮的事呢。”李勇斟上茶水,從抽屜裡掏出一包硬殼茅廬,扔給周道。

“這是企業送的,新品種,嚐嚐。”

周道接著,但並沒有抽,順手裝兜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