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道開始細細思忖王大魁提供的資訊。

1988年正是價格雙軌制開始的元年,此時一部分價格放開,商品流通加快,因為此前市場上物資的匱乏,此時稍一鬆綁,計劃經濟時代的商品生產一下子找到了出口,市場上很快面臨著物資貧乏的狀態,特別是一些緊缺物資,普通人根本找不到渠道。

他隨手翻了翻包裡那本《倒爺》的小冊子,這本書他已經翻爛了,得出結論就只有一條:你得有路子。

《倒爺》屬於記實性通訊合集,裡面的個個案例寫的都是利用資訊差倒買倒賣賺得盤滿缽滿的人。

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

嗯,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這個時候各個領域已經出現了大量的富人了。

重生到這個時代,不像改革開放初,你摸個黃鱔、縫個手提袋啥的就能賺得人生的第一桶金,這個時代那些第一批富起來的人,已經開始展露出能量了。

周道翻開另一本書——《華國大陸新富豪》,裡面記錄著這樣的名場景:某劉姓廠長承包了集體工廠致富,每天給員工早訓:

劉廠長:“我們的幸福生活是從哪裡來的?”

全體員工:“是劉廠長帶來的!”

這個膨脹!

這個劉廠長就是因為有資源,因為他是廠長,工作改制他說了算,當把工廠改制成自己家工廠的時候,他就完成了原始積累。

所以有人說,改革開放初期那些忽然冒出來的“民營企業家”,大多都有原罪。

但即便是原罪,一個普通人,你也得有這個原罪的資本不是?

……腦子有點亂。

周道回到現實,在思忖該如何找渠道弄到王大魁要的緊俏資源。

電視臺剛剛上班,認識的人就這幾個,找周凱?顯然他會認為自己不務正業。廖中群后來對自己表示了好感,但這個人出身草根,是個書呆子,不像有路子的人。至於孫廣勝,如果你向他開口,等於給他遞刀子,他正巴不得找你的問題呢……

魏麗麗呢,這個人可以爭取,首先她雖然冷傲,但看起來對自己有好感。關鍵是她看起來有神秘背景……但剛剛認識,下手還有點早。

記重點,魏麗麗可儘快突破。

要不要找個小本子先記下來……

可自己給汪大嬸許諾的半個月時間,已快過一半了。

付了“彩禮”,自己就只能老老實實在專題部做個螺絲釘了,這一個月百來塊錢,猴年馬月才能致富?

……

第二天,早早起床,去老於麵館前吃半斤油饃尖,喝一碗豆腐腦,和老於打個招呼,周道就推上腳踏車準備上班去。

騎著腳踏車剛剛轉個彎,無意向街角一個不起眼的小平房看了一眼,周道一個激凌下了車。

小平房是個中介所,門裡黑洞洞的,門前擺著一個小黑板,上面用粉筆寫著一行字:

“出售:液化氣20噸,價格面議。”

突如其來的資訊讓周道心跳加速。

這尼碼想啥有啥,真的假的?

……

管他真假,先進去看看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