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的是一個將近五十歲的老太太……後世的中年美女讀者別打我,在這個時代,女性五十歲可不就成老太太了!

她們頂多用胰子洗臉,冷天裡奢侈的往臉上抹點雪花膏,即使天上下火也沒晴天打傘的習慣,那怕生活在城市,因為化妝品的匱乏和養生美容知識的缺席,到了這個年齡,看起來真成老太太了。

而這個時代的年輕女性,才剛剛開始成為五花八門化妝品的試驗品。

曹老太太是神州村235號的女主人,據說她男人死得早,女人帶著一兒一女生活,在一箇中等廠礦裡當到科長的位置,還把兒子和女兒都安排了工作……這在這個時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張主任,您稀客!”曹老太太個子不高,面板白晳,說起話來帶有自身地位所特有的穩重大氣。

張凱含笑點點頭,邁步進了院子。

“曹姨,這位是我的新同事周道,你叫他小周就行了,這段時間要先在你這裡麻煩你了。

之前我們電視臺專題部一位剛搬走同事的那間房,臨時給我這位新同事住,房錢還按過去那樣一月五十塊全包,你看咋樣?”

曹老太太正愁那間房子很久沒租出去,一聽這話笑開了花,“有你張主任這話,我還能說什麼?就按張主任說的辦。

這位小同志,叫小周是吧,你儘管交給我好了。”

張凱一聽曹老太這麼客氣,心裡安下來,小聲跟周道說,“你先住下,房錢你也先墊上,到時候臺裡給你發工資時補上就行了。

我先把裝置送回臺裡,明天你八點記得上班就行了,記著,第一天不能遲到。”

要我先墊上,你這是不見兔子不撒鷹嘛。

周道嘴角挑了挑,嗯了一聲。

聽周道應了,又與曹老太太客氣一番,張凱告辭走了。

這是一個兩層樓的小院,若是在後世的漁城,這種院子被稱作“農民房”,而在宛都,這卻是城市居民的生活片區。

當然,與漁城農民房區別還是明顯的,漁城的農民房是洗腳上田的原住民建的,為了擴大出租空間,房間仄逼不說,還都是“握手樓”,牆外亂拉電線,不小心墜樓摔不死也得電死,而這裡的小樓雖說沒有現代別墅的佈局,但房間寬敞,間間亮窗通氣,公共天井藏風聚氣,蠻有居家情調。

周道被安排在二樓右側的一間筒子間,聽著曹老太太的介紹,周道頻頻點頭。

打發走了曹老太太,周道安頓了一下行李,才開始打量周圍的環境。

的確,這就是上一世周道住過的小院,不過當時,他和雷雪莉住的是另一間,緊挨著他的右手邊的那一間。

而那一間,看起來是個臨時雜物間。

從窗戶往裡看,比較模糊,但因為有樓房雨簷上的燈光照耀,可以看到裡面空空如也,沒有住人的痕跡。

周道激動的心一時空落,但隨即釋然。

沒有雷雪莉,原也在他的判斷之內。

但他堅信,她一定會出現的。

也許,亞馬遜熱帶森林的那雙蝴蝶翅膀,真的能掀起一場龍捲風?重生一世,時間線全亂了。

曹老太太更加不知道,當年流落到宛都當水電工的周道,這一世居然以電視臺記者的身份重新住進了這個小院。

而上一世周道的妻子雷雪莉,現在在哪裡?

他們是不是已從Z城搬到了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