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昔之替啜泣的何夢夢訴說心事,又何嘗不是在說自己的心事。

付出得不到肯定,仿若自己是全世界最失敗的那一個。

他是一名孤兒,是師父在遠赴摩雲山道法交流途中撿到的,他跟著師父在機關壇長大,一直是刻苦努力。

小時候他為了能得師父的誇獎,可以天不亮就起來練劍,從早到晚都只學習。

只可惜,縱然是如此,師父也甚少讚賞。

他希望師父看到他的努力,所以反覆琢磨一件機關獸,希望做到最好的樣子,可是師父最多也只是點點頭。

想起小時候跟在師父身後,纏著他傳授自己頂尖的機關術。

為了能御劍,他整日苦練,希望能與劍合二為一,做到御劍飛行。

他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不斷鞭策、激勵自己,不過是因為他一直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可以成為師父的親傳弟子。

這樣他就可以如大師兄一般,在摩雲山道法交流時,站在師父的身邊。

可是無論他再努力,再認真,御劍術與機關術俱已是普通門徒中的頂尖,師父也總是一句:“不夠!”

這幾年少年逐漸長大,將更多的心思放在機關術上,就連靈族長老的機關術終於漸漸不如少年。

他認為,論御劍術與機關術,自己的付出與能力也是有目共睹的。

可惜,努力得來的永遠是師父的一句“還不夠”。

他心中委屈,這麼多年他所有前行的動力都因為師父的視而不見而破滅。

擊敗他的是他多年來視師父如同神明般敬畏,如嚮往的仙境,可師父對他卻依然爾爾。

若是有的選,誰不想要偏愛?

那日和大師兄爭執後,他毅然決然地離開了機關壇,離開了他生活了多年的地方。

他出來闖蕩,是要證明自己可以,他要讓他們看到,離開了雲夢山的他,一樣能出人頭地,學到上乘法術。

所以,他要更強大,強大到不需要別人來肯定自己,他只是他自己,他只做他自己。

何為做自己?

即便是暮昔之不滿於師父對妖族的偏袒,他還是堅持萬事萬物皆平等。

妖也分好壞,與人無異,所以每次提到妖怪時他總要多嘴替妖怪解釋兩句。

就算是別人不能平等對待他,他一樣要堅持他自己的看法。

所以他對自己的要求:心中如何作想,他便如何說如何做,絕沒有一絲欺騙。

暮昔之心中有太多想法,他要走的是自己的路。

但要做到心口一致,難免有時候在別人看來,嘴有點欠。

人心單一,不像人與人的接觸是無比複雜的,畢竟,說話是一門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