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派幾人抵達虎跳棧道時啟明星剛消失在天際。

虎跳棧道是進入雲夢山唯一的去路——一條狹窄的山道。

他們來參加道法交流大會,所以選擇了比三清派晚一些到,免得爭搶,又比茅山祖師早一點,以示尊重。

一天一夜的御劍飛行,幾人還是有些疲累的。

鬼谷派掌門鬼谷真人帶著兩位師弟與四名弟子先行前來,其他鬼谷派門徒還在路上。

自從老君派開始拉扯、逐漸分裂之後,鬼谷真人的師弟棲霞與廬陵便外出雲遊去了。

而且當老君派確定分裂後,棲霞與廬陵便堅決拒絕參加這次的道法交流大會。

一行人沒有停歇,快速從虎跳棧道前行,兩旁的石刻累累成串。

一路走著,這些石刻上的一幅幅畫卷在講述一個故事,一行人並沒有仔細觀看,只管進了石甬道。

石甬道後的虎跳棧道才是真正顯露出它盤踞在英魄陣旁吸取劫源滋長的樣子。

在這裡,每一草一木都有單獨思考的能力,它們長得高大鮮亮,結的果子都是鮮嫩欲滴的。

這裡完全是一個世外桃源。

通天教弟子十分喜歡石刻,特別是一會兒他們要抵達的位於五行堂旁的院子——道法壇。

這些道觀依鶴雲山而建,鶴雲山更是在山壁上就其山而鑿出教主石像。

通天教歷時數年建成教主尊像,石像高數丈,枕山臂江,氣勢恢宏。

只要走入虎跳棧道便能看見這尊巨大的摩崖石刻。

一行人都不是第一次來到摩雲山,對這裡是有些認識的。

這裡的人與物除了蒼老些,其他皆沒有改變,比如接待他們的土部長老——蒼瑤。

蒼瑤早已經在甬道外等候,他們一出來立刻就迎上來行禮。

通天教土部,與蟾蜍王通靈,平日裡在歌雨灘修煉,歌雨灘正是位於三魂七魄陣的氣魄陣。

那裡潮溼陰冷,但因為是劫源所在之處,寒氣並不入體,反而靈氣更加滋潤。

這裡就是摩雲山,魂、魄兩劫所在的位置,這裡走過的任何一隻動物你都要小心,因為他們都是靈獸。

蒼瑤帶著自己新收的入門弟子——從官,為鬼谷派接風。

蒼瑤頭髮已經全白,白鬚束攏,竟看不出是與鬼谷真人年歲相近。

鬼谷真人戴著大兜帽,但也能看見他黑髮墨須,如何也不像是位幾百歲的老人。

蒼瑤與鬼谷真人並肩而行,從官跟在其他人身旁,很快他們就離開了英魄陣的虎跳棧道。

他們的目的地是位於丹陽道的道法壇,道法壇是當年通天教特意為老君派修建的駐地。

已經太多年沒有來過這裡,一行人環顧四周也生出不少感慨來。

最早的一次,是通天觀星長老逴龍邀請老君派前來福地交流道法。

後來,每隔十年兩派便相約摩雲山,通天教特地為老君派修建了道法壇。

老君弟子居於道法壇,廣修道緣,茅山祖師每日在此講道。

兩派弟子耐心受教,此地丹鼎霧繞,機甲巧思,觀星奇術,流光劍影,一片和諧景象。

可惜老君派三壇逐漸疏遠,也沒了心力再參加道法交流大會,時間一去就是三十幾年。

穿過一個不長的隧道,一進入丹陽道,有嗈嗈大雁鳴叫,幾人轉頭看向山間露出的晨曦。

清晨的曙光總是伴隨著清新的藍色和耀眼的黃,兩相綜合下,柔和又色彩斑斕。

陽光下最顯眼的卻是崖邊的通天教教主神像,和路邊的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