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佛跳牆鬼老蝦(第2/2頁)
章節報錯
她先是特別用心的完成,每一道製作佛跳牆的工序,然後非常耗時耗力的精心烹製,每一種選好的食材。
並且,為了防止這些食材的香味流失,她在每處理完一種食材時,都會用一張乾淨的新鮮荷葉,將其小心地包裹起來備用。
而稱之為,這道菜精華的佛跳牆湯底,則是在四天前,洛清寧就和姚婆婆開始精心熬煮。
她們為了既能夠成功鎖住,這些極品山珍海味的營養,同時又能保證食材不煮得過於乾澀,就採用了小火慢燉的方式,夜以繼日地熬製高湯。
在高湯的材料上,洛清寧選擇了優質的豬腳骨、雞骨、鴨骨和帆立貝的閉殼肌,放在一起同時熬製。然後,等湯汁呈現金黃色時,過濾摒棄骨頭雜質,再加入處理好的最上等的食材,慢火溫燜。
當濃郁醇厚的湯汁,搭配鮮甜的海鮮,還有香濃的肉類後,一種撲鼻又讓人垂涎的香味就被火苗慢慢煲了出來。
這時候,掌握好火候,就變成極為重要的一環。只有足夠的細心加耐心,花足功夫熬製出來的佛跳牆,才能軟嫩柔潤,濃郁鮮香,葷而不膩,味中有味。
其實,單是這一道菜,就足以體現洛清寧對待今晚客人們的誠意。
再看那道芙蓉龍蝦蒸蛋,雖然蒸蛋是很稀鬆平常的食物,但是放在上面數量不多的蝦肉,卻很有來頭。就連見慣好東西的洛清寧,在取這種蝦肉入菜時,也只用了三隻。
這種龍蝦,正是傳說中的格陵蘭萊伯蝦,又被人們稱之為鬼海老。它廣泛分佈於地球的北太平洋、北冰洋,包括格陵蘭島、日本海、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
通常,它們在海里的的棲息深度,為海平面下180米—300米,蝦體長度約為10cm左右。這種生活環境,導致此蝦是一副十分猙獰的深海生物長相,並使它呈橙色或粉紅色的蝦殼,十分堅硬,還佈滿了恐怖的棘刺和鋸齒。
也正是這個原因,鬼海老十分罕見,產量也非常低,屬於名副其實的那種,有錢也不一定能吃到的龍蝦。
洛清寧家中的十幾只存貨,其來源皆因為爺爺洛漠。按照大腦中的記憶,應該是在她重生前兩個多月,林市來了一隊外國的旅行團。
其中,有一位身強體壯的大叔,突遇類似羊癲瘋般的病痛發作,情況很是危急。大叔在求診了好幾家醫院後,都沒有找到很好的治療辦法,身體狀況依然憂心。
於是,有位中國朋友,將大叔帶到了林市“神醫”洛漠的面前。經過洛大夫一個療程的導引和針灸治療後,大叔生病的身體,居然奇蹟般地恢復了健康。
這讓對中國文化本就充滿嚮往的大叔,驚喜不已,他非要給洛漠重金答謝。但是,洛漠出於醫德醫風的考慮,及對國際友人的照顧,堅決不肯收診費之外的酬謝。
就這樣,滿懷感謝的大叔,遺憾又無奈地離開了中國,回到了自己的國家。可是,他一直惦念著,林市洛大夫的救命之恩。
有一天,大叔無意從中國朋友那裡,聽說了洛漠也是一位資深的美食愛好者後,他竟然僱了專人,將那十幾只剛剛捕撈到的格陵蘭萊伯蝦,還有其他一些極品食材,空運到了華市。
並且,讓手下的人,誠意滿滿地送給了洛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