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對了,這宮內採買從譚家移到豬行,成為朱六和譚家共同的生意也是因為譚德嗣。”韋正忽然記起來。

殺豬巷裡低頭不見抬頭見,許多事兒都能傳出來。

韋正曾聽見有人傳,說譚德嗣曾領著朱六在聚賢閣見過一位宮中的公公,韋正覺得十有八九就是那時候朱六同宮裡牽上線,從而把採買挪到豬行頭上的。

說是豬行,其實是在譚德嗣和朱六的頭上。

每日宮中的採買都由譚家和朱家的人宰殺好後交給出宮採買的公公。

陸白點了點頭,忽然問道:“宮中採買的豬肉是同平常的豬肉在一起宰殺,然後挑選出來的?”

韋正搖頭,“當然不是。”

宮中的都是貴人,吃的豬肉也是要精挑細選的。送到宮中的豬要經過嚴挑細選,既有重量的要求,也有年齡的要求。

大了不合適,小了沒人賣。

因此每天傍晚城外的豬販子趕來豬後,朱六和譚德嗣的弟子會先從中挑選宮中要的豬,然後才把餘下的豬交給豬行宰殺。

至於這些挑選出來的豬,則由朱六和譚德嗣的人趕到自己的場院進行宰殺,然後再趁著天不明送到宮裡去,以供宮裡貴人享用。

“哦?”

陸白心裡對自己的猜測又肯定了七八分。

他問韋正,“殺這些豬的人是誰?”

韋正作為豬行的第三大巨頭還是知道這些的,他告訴陸白,因為宮裡對豬肉要求格外嚴格,譬如刀口不許太長,內臟必須清理乾淨,豬肉與豬身不得分離,送進宮的豬必須全須全尾等等……

“宰豬需要高超的記憶,又為了配得上宮內貴人的身份,因此殺豬都是譚德嗣和朱六親自動手,旁邊不許人圍觀。”韋正說。

好傢伙!

陸白雙眼微眯,他現在知道這些人怎麼把那些孩子送進宮裡了。

現在唯一的疑惑只剩下一樁:

那就是為什麼讓胡百萬等三個工匠送三個孩子進去。

這不合情理。

既然有更穩妥的途徑,何必捨近求遠,又把營造行的人牽連進來,讓他們送三個孩子進去?

正思索間,陸白目光微眯。

在他散發出去的念力下,他發現一個在院外把手的錦衣衛悄悄走了出去。

陸白不動神色,念力卻已經跟在錦衣衛身後了。

只是這錦衣衛從後門出去以後,只是找了一棵樹撒尿,嘴裡還不住地吹口哨,等撒完尿了才又回到原來的位子,看不出絲毫異常。

然而,陸白現在警覺得狠。

他覺得這是一個提醒。

雖然他毫無根據,但陸白知道,一個人在街上撒尿還吹口哨,這種人一般都在心虛,至少電視上都這麼演的。

當然,陸白也有自己的解釋,那就是隨地撒尿本就不禮貌,還吹口哨吸引別人注意,這種的一般都有問題。

陸白就把他當有問題看待,念力忙鋪開去,想要看看周圍有沒有得到訊息異常的人。

然而,這後門在一個僻靜的巷子裡,人毛都沒有一個,只有一隻烏鴉在枝頭叫喳喳。

難道自己猜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