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戶大人的公子也失蹤過!

左培陽在聽到這個訊息後陡然一驚。

倘若百戶大人的孩子也被食兒魔擄走,又被換回來的話,那這後面的水可太深了。

他繼而想到了死去的老和尚。

他真的是嘴硬硬抗被錦衣衛的酷刑折磨死的?

左培陽覺得或許另有隱情,因為接手查這個案子的就是這位百戶。

當時他被處罰,百戶接手這重大的案子,一切順理成章,現在想起來這裡面大有貓膩。

只不過,若百戶也牽連其中的話,那這案子的水可就深了。

左培陽依舊決定不聲張,繼續悄無聲息的查下去。

他去百戶所的案卷室裡查詢了近年來所有記錄在案的食兒魔擄掠孩子的卷宗,又查詢了孩童在失蹤報案後又找回來的卷宗。

同時,他又在琅琊城裡不斷查詢,追查失而復得孩子的資訊。

他期待在茫茫多的資料中追查出那隱藏在黑暗中的一條線。

陸白讀卷宗讀到這兒的時候,心裡不禁有些佩服,這人查案的方式倒與他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惜死了,若沒死,陸白一定把他調到身邊任職。

卷宗上敘述,左培陽依舊沒有在這些卷宗中查到有用的東西,甚至於錦衣衛百戶孩子失蹤的一丁點資訊都沒有查到。

與此同時,錦衣衛百戶也察覺到了左培陽依舊在查這個案子。

他申飭了左培陽,讓他知道看清自己的身份——現在只是一個被降職的,隸屬於南鎮撫司的小旗,錦衣衛查案的卷宗不是他一個南鎮撫司的錦衣衛能調閱的。

然後,他就被趕出了案卷室裡,還被趕到了明正司。

這可謂是錦衣衛裡最閒散,最沒有權利的部門了。

然而,天無絕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左培陽熄了查案的心思,在明正司整理舊的卷宗和一些老的錦衣衛留下來的筆記,以便後人學習時,他見到了一份筆記。

這份筆記是一個老錦衣衛寫的。

上面詳細記載了左培陽現在的百戶,當時的總旗孩子失蹤的資訊,而且不止失蹤了一次,而是兩次!

總旗孩子頭一次失蹤,見證者言之鑿鑿稱孩子是被食兒魔擄走的。

但同那些食兒魔擄走的孩子不同之處在於,就在總旗領著他們幾個人準備找孩子時,一位美婦人把孩子送了回來。

那美婦人當時在酒樓上不知說了什麼,總旗抱著孩子怒氣衝衝的下了樓。

過了不久,總旗因為某事兒被貶為了小旗。

接著,在老錦衣衛同總旗喝酒安慰總旗的時候,家裡的僕人急匆匆的到了酒樓,告訴他孩子又丟了,總旗當時驚得筷子掉在了地上,然後黑著臉走了。

等到了第二天,老錦衣衛再見到總旗時,總旗告訴他,孩子已經回來了,是一個親戚帶走了,家裡人緊張還以為被食兒魔擄走了。

話雖如此,老錦衣衛卻覺得另有隱情。

他覺得很可能是總旗在外面有了相好的,然後相好的出於吃醋或者某種原因把孩子帶走了。

老錦衣衛之所以這麼想,是因為這事兒後的有一天他就見到,總旗還和那位美婦人在酒樓有說有笑來著。

當然,那時候已經不是總旗,而是副百戶了。

在他兒子第二次失而復得後不久,這位總旗就被提拔為了副百戶。

這份筆記到這兒就結束了。

老錦衣衛顯然是把這事兒當做一樁風流韻事記錄的,然而這個筆記卻給了左培陽很大的靈感!

錦衣衛百戶的兒子頭一次失蹤,左培陽毫不懷疑就是食兒魔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