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而然,莫家,陳家乃至於跟劍齋走的近的沈家,也是支援洛王的。

當然,在洛王背後勢力最大的當屬舅黨顧家。

顧家是皇帝的舅舅,太后的孃家,皇后的孃家,在這裡面話語權很重。

就在這雙方努力下,太子之爭雖然沒有個結果,但維持了一個微妙的平衡,輕易沒有人去提這件事,直到今兒傳出來這妖書。

這或許是個試探也不一定。

幾位相公議論半天后,陳希忽問道:“皇上去年忽然大病不起的傳聞難道是真的?”

在座的一怔。

傳聞去年宮內大火,皇上受了驚嚇,一病不起,差點昇天,後來還是內書堂用一枚丹藥救回來的。

這事兒還有一個傳聞,說皇上在臨死時,覺得礦稅會讓他遺臭萬年,所以想在臨死前廢掉,還下達了旨意,不料一枚丹藥救回來後,又派人把旨意收了回去。

坊間當時對這旨意議論多,倒是沒怎麼注意皇帝去了一趟鬼門關。

“皇上當時萬一——”陳希聽了一下,“到時候登位的恐怕就要靠遺詔了。”

萬一要有遺詔,肯定是康王。

要是沒有遺詔,那估計得好好掰扯了,要是因此而國內大亂也不是不可能,所以現在有人急了,想要快點兒把太子之位定下來,出這麼一本小冊子也很正常。

但究竟誰往外撒的小冊子,眾人議論半天,也沒議論出個所以然。

“這渾水不好趟是肯定的了。”莫問泉站在窗戶前,望著外面的大街,酒廬的下人陸陸續續回來了,他們買回來不少兵器,還有不少練功的樁子。

不過,那個讓他心動的女子還沒回來。

陳希嚴肅道:“再不好趟,到了萬不得已的時候,咱們還要趟。”

作為背後有修行門派的世家,他們都不希望康王當上太子。

林聖文覺得,這關鍵得顧家使勁兒。

“顧太后的話,皇上總要考慮的吧?”林聖文說。

“顧太后現在和皇上的關係很微妙。”莫問泉說這話時,目光望著外面,那個讓他心動的女子回來了,她下了馬車,後面車上下來幾個婦人。

“咦,那不是尋味齋的大廚宋五嫂嘛,她怎麼到這兒來了。”陳希站在莫問泉旁邊,順著他目光望去,見到了一個熟人。

莫問泉疑惑,“宋五嫂?”

林聖文點下頭,“尋味齋的大廚,廚藝一絕。這一家子誰呀,竟然把這麼一位大廚挖來了。”

不止大廚。

他話音剛落,莫問泉見一個下人領幾個夥計從街角走過來。

“南書齋的筆墨紙硯。”莫問泉嘀咕。

他買過,南書齋的筆和硯不止在京師,在整個南朝都出名。

南書一方硯,值千金,不是說說而已。

稍後,又有幾輛馬車走過來,在酒廬前停下,從上面下來一行人,莫問泉雙眼一眯,“流韻樓的戲班子!”

“請的名角兒啊。”陳希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