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結廬在人境(第3/3頁)
章節報錯
莫問泉心不在焉的點下頭。
春社是他們年輕一輩自發組建起來的小團體。之所以起名春社,還得從別社說起。
在京城內,他們年輕一輩的這些小團體共有四個,最早有的是冬社。
冬社子弟家裡,多為普通百姓科考為官後,為了找尋靠山,投靠錦衣衛,東廠,西廠和內書堂的官員。
這些官員成不了大氣候,下場最終會人走茶涼,甚至被薄情的閹黨們拋棄,落得大雪一片白茫茫,因此得名冬社。
秋社顧名思義,來自於一秋山莊,以呂家子弟為主,乃社團中最得勢的。
他們以修行為主。
夏社則是足以同秋山分庭抗禮的社團。他們社以顧家為首,又名舅黨。
至於他們春社,最遲成立,但名聲很大。因為春社前身名為畫堂春,莫問泉的兄長莫問秋當初學戲入迷的地方。
後來,伴著莫問泉兄長天才之名傳出,莫家又有起勢,一些同莫問泉交好的世家子弟在一起建了這春社。
他們春社倒不如別的三社那樣有利益共同體,只是結社玩的。
這也讓春社有很大的包容度,同夏社和冬社的關係都還好。
唯獨同秋社關係不好。
一來劍仙得道,呂家昇天,驕狂日盛,顯的不屑於同原來四大世家為伍,莫,陳,顧三家與他們疏離了。
二來也是因朔北城之戰,莫問秋的叔叔一家在朔北城一戰中死了,還因呂易秋飛昇的故事和《打神鞭》,成了膽小懦弱,被人戳脊梁骨的人,因此兩家關係不好。
至於顧名小公子。
他是夏社裡挺活躍的公子,莫問泉同他關係不錯,今兒早上拜年時還見到了。
當然,莫問泉的心思也不在這兒。
杜小小母親這會兒已經講到,舊院門裡的梅記綢絨店,新來了十幾匹布,薄得蟬翼兒似的,給十娘扯身衣裳正合適,只是價錢滿貴,五百錢一尺……
莫問泉打斷她,“我來時見隔壁的河房改為了酒廬,那是誰家的?”
杜小小母親一聽這話,宛若開啟了話匣子,滔滔不絕起來,“莫小相公,我們左鄰右舍的也都猜呢。”
這酒廬的主人很神秘。
三號河房大概在十天前易主的。
這前任房主也是豪富,買著房子本來是租出去等生錢的,本不打算賣,卻想不到對方給的太多了,前任房主一激動就賣了。
“聽說足足多出市價三倍。”杜小小母親說。
這銀錢都能買二三十個杜小小了。
“聽說出錢的是現在當家的小娘子。”杜小小母親說道此處,不由地感嘆,“那小娘子真是個美人胚子。”
她覺得這小娘子要落在她手裡,達不到杜小小的程度,但也絕對能豔壓群芳。
莫問泉提醒她,“人是大家小姐。”
不是淪落風塵的女子。
杜小小母親忙點頭,訕訕應是。
“她買下這河房後就一直在佈置,從年前忙到了現在,年都沒怎麼籌備著過。”杜小小母親在搬傢俱時去過,佈置的極好。
傢俱全選用名貴而典雅的花梨木,老梅樹經過了修整,還栽種了幾叢竹子。
房裡的門窗全換了,讓整個房間透氣而明亮,看起來優雅大方。
“不大像官宦或商人家裡的風格,倒與修行的人有些像,怎麼說呢,就是大了點兒仙氣兒。”杜小小母親見莫相公對這個感興趣,搜腸刮肚的撿著詞兒說。
“他們是哪裡人?”莫問泉問。
杜小小母親見客人多了,知道的廣,“聽口音是北邊,西貝那邊兒的口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