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狂潮(第1/2頁)
章節報錯
若找一個詞形容現在晏城的話。
那就是乾涸。
晏城現在就是一塊因為缺鹽而乾涸的土地。
因此,在有了鹽的訊息後,頃刻間傳遍整個晏城——晏城最大的私鹽幫派晏城,現在有私鹽的訊息了。
人們欣喜。
提督的人和錦衣衛的人都鬆一口氣。
他們手裡的鹽也捂挺長時間了,就在等陸白出牌呢。
原因無他,白狼幫現在是整個晏城有私鹽最多的幫派,他的一舉一動,幾乎關係著整個晏城的鹽務。
百姓們也歡喜。
他們正在為嚴苛的鹽稅而發愁呢,現在私鹽出來,他們終於可以籌備起來,然後緩一口氣了。
然而,等他們聽到到白狼幫放出來的確切訊息時,幾乎所有人都傻了眼,無一例外。
預購?
“預購!”
幾乎每間茶館,每座酒樓都在談論白狼幫新出的怪玩意兒。
“這什麼意思?”議論的人不懂。
一些人認為,白狼幫此舉是因為這次鹽少,怕開賣時造成哄搶,有的人買不到,所以提前開啟預購,方便一些人提早買鹽。
有的人訊息靈通,知道白狼幫鹽多,他們覺得這是白狼幫借預購的方式,提前把許多人繫結到白狼幫的船上去,讓他們不得不買白狼幫的鹽。
這個意見是主流。
還有的人覺得,白狼幫想把人提前繫結到船上去沒錯,但不是為了賣鹽,那是為了趁機訛詐百姓們一筆。
因為明年就是西廠執掌鹽務了。
西廠作為高過東廠的機構,將更嚴格。
白狼幫販私鹽到頭了,明年就幹不成了,所以趁機出個餿主意撈一筆大的。
“你到時候定金交了,然後他家鹽價比別家貴不少,你是買貴的,還是讓定金打了水漂?”
持這種意見的人不在少數。
他們大多是挺精明的人。
但還有不少人選擇相信白狼幫,“當初鬧瘟疫的時候,是白狼幫的人出頭,封住了鹿園,這才讓瘟疫沒有大面積散播開,就衝這一點,我就相信白狼幫。”
選擇相信白狼幫的,大部分是一些普通百姓,尤以鹿園的百姓為多。他們其中一些人,很積極地向白狼幫交了預購金。
還有一些人,本來對白狼幫就親近幾分,後來在五錢鹽的誘惑下,選擇交了定金,從白狼幫這兒定鹽。
“姓陸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提督大人聽到這個訊息時,沉吟良久。
“時間未定,鹽價未定,區區五錢鹽,應該不會有人為此去白狼幫預購鹽吧?”提督的義子們在提督身後議論不休。
他們早忘了昔日貧困時,家中逢年過節才吃一次鹽的日子了。
最終,在提督百轉千回的腦回路下,他對陸白的預購提出了另外一種解答:“咱們遲遲不賣鹽,就是因為在觀望,觀望他們的鹽價,觀望他們的售賣時間,深怕有一方鹽價不一樣,造成失衡的局面。姓陸的估計和我們打同樣的主意,都等有人出牌,好因此應對。”
局面因此而僵住了。
而陸白這波預購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破局方式:因為手裡有鹽的都捂盤惜售,所以城內百姓挺缺鹽的。他們缺鹽不要緊,他們怕的是繳不上鹽稅,因此而下大獄。所以白狼幫現在雖只是預購,但百姓只要預購上鹽,知道有一份鹽將歸自己,心裡總要放心一些不是。若不然,等賣鹽時,萬一鹽太少不夠分,或因為賣鹽的人太多而搶不上,耽擱了繳納鹽稅,因此而下大獄,那樣就得不償失了。
提督大人恍然的點下頭,“姓陸的好算計。這樣即使他不公開鹽價和開售時間,也可以賣鹽了。”
他由衷的佩服,“真是個老謀深算的。”
若不是他從皇宮裡出來的,見慣了爾虞我詐和勾心鬥角,還真不一定能想到這一層。
他接著又搖了搖頭,“不,這主意肯定不是姓陸出的。他年紀尚淺,不一定想得如此之深,這主意十有八九是顧家四小姐出的——她當年在京城時,才名冠京華,出這麼一個精彩的主意,不算太稀奇。”
即便如此,提督還是內心震動,真正切切領教了顧家四小姐的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