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分上的二發——

內角。

高文,選擇一記減力發球的內角,試圖找到T點,牽制迪米特洛夫的反手;但顯然,二髮質量無法和一發媲美,角度沒有完全拉開,並且被準確預判。

迪米特洛夫,反應及時,動作敏捷,飛身躍起。

卻見,迪米特洛夫腳步一踏,巧妙利用單手反拍的靈活優勢,輕輕一甩一帶,拍頭的甩動完成擊球。

一撇,一擊,高階球——

網球,沿著反斜線,宛若火球一般朝著高文正手鑽。

儘管力量有限,整個發力不明顯;但銜接速度和手腕甩動卻將節奏提升起來,眨眼之間就已經來襲。

高文,腳步明顯遭遇擠壓。

剛剛結束髮球的動作沒有能夠完全歸位,重心不穩;顯然,迪米特洛夫就是希望能夠逮住這樣的縫隙,透過壓縮擊球節奏的方式,打亂高文的擊球。

然而,高文全然不慌。

一邊,腳步靈活移動,到位率稍稍欠缺一些但還是順利進入擊球範圍。

一邊,早早引拍,並且故意搶了半拍出手主動迎前。

最後形成的效果就是恰到好處的擊球點,透過下半身的調整和上半身的出擊完成,正手橫掃出拍。

砰!

借力打力,藉著撞擊力量的衝擊將速度提升一個檔次,拍頭在最後出拍瞬間的提速改變回球質量。

網球,橫穿全場——

反而是迪米特洛夫被殺了一個措手不及,腳步到位明顯稍稍欠缺些許,以至於正手的最後關門收拍動作也不足一些,儘管順利擊球,但網球的飛行拋物線明顯上揚,速度和力量全無,陷入被動。

下一秒,迪米特洛夫就可以看到高文進入場內。

踏步前壓,搶上升點、壓縮節奏,典型的草地打法。

迪米特洛夫已經沒有時間遲疑,下意識就朝著左側衝刺,不僅是為了補防反手,同時也是因為整個球場都是空檔,這是一種本能反應。

但下一秒——

斜線,正手,回頭球。

高文在中場完成一拍半場球進攻,輕鬆形成制勝分。

“AD:40”。

盤點,第三個。

“漂亮!”

許煬沒有控制住自己,發出讚歎,不由向為高文送上掌聲,但轉眼就被一號球場山呼海嘯的洶湧吞噬。